【借刀杀人】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借刀杀人

拼音

jiè dāo shā rén

怎么读

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借别人的刀来杀人,比喻假他人之手去害人。※语或出明.汪廷讷《三祝记.卷上.造陷》。
典源
※明.汪廷讷《三祝记.卷上.造陷》方今赵元昊谋反,势甚猖獗。朝廷欲选将兴师,恩相明日表奏1>仲淹2>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3>,以平元昊4>,这所谓借刀杀人,又显得恩相以德报怨。此计何如?

(1) 表奏:上表奏请。
(2) 仲淹:范仲淹(公元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吴县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官至参知政事。元昊反,时仲淹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卒諡文正。
(3) 经略招讨使:掌管招抚讨伐事务之官。经略,唐始设,后多以节度使充任。宋置经略安抚司,掌兵民之事。明代于用兵时特置,权任极重,在总督之上。清初也曾设有此职,中叶以后则废。招讨使,唐始设,有兵事暂置,宋多以大臣充任,元多置于边塞,明为士官武职。
(4) 元昊:赵元昊(公元1103~1148),西夏开国君主。李继迁孙,又名曩霄,因先世宋赐赵姓,故称为赵元昊。雄毅大略,不甘臣服于宋,遂称帝,建国号夏。宋伐之不能克,乃封为夏国主。曾订定官制、军制、法律及创制西夏文字。卒諡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典故说明
「借刀杀人」指借别人的刀来杀人。例如在《后汉书.弥衡传》里有一则故事: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衡的年轻人,他相当有才华,但脾气不好,常常得罪人。曹操本来很喜欢他,但后来被他傲慢的态度触怒了,气得想杀掉他。但又因为他声名在外,怕遭来非议,于是将他送给荆州刺史刘表。刘表之前也听闻祢衡的才华过人,对他十分礼遇,所有的文书奏章都徵询他的意见。但祢衡仍不改暴躁的脾气,以致刘表也受不了他,想到江夏太守黄祖跟他个性一样,于是就将他送给黄祖。黄祖刚开始也相当重用他,而祢衡也克尽职责。但有一次黄祖在宴请宾客时,祢衡当场和他起了冲突,而且出言不逊,黄祖一怒之下就将他杀了。曹操当初把祢衡送给别人就是想借别人的手杀他,后来果然成真。这就是「借刀杀人」。明代戏曲《三祝记》里,用到这句成语。剧中描述宋代名臣范仲淹的政敌想除掉范仲淹这个眼中钉,属下便献计说:「目前正值赵元昊的叛变,朝廷欲选将带兵平乱,您不如明天上奏推荐范仲淹,他没有带兵经验,说不定会死在前线,这正是借刀杀人之计,又可以显现出您不计前嫌,以德报怨。」后来,「借刀杀人」就用来比喻假他人之手去害人。
书证
  • 01.明.汪廷讷《三祝记.第一五出》:「朝廷欲选将兴师,恩相明日表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源)
  • 02.《镜花缘.第五八回》:「有荼毒生灵的强盗,有暗箭伤人的强盗,有借刀杀人的强盗,有造言害人的强盗。」
  • 03.《老残游记.第五回》:「我当初恨他报案,毁了我两个兄弟,所以用个『借刀杀人』的法子,让他家吃几个月官事,不怕不毁他一两千吊钱。」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假他人之手去害人。老残游记˙第五回:我当初恨他报案,毁了我两个弟兄,所以用个借刀杀人的法子,让他家吃几个月官事,不怕不毁他一两千吊钱。亦作借剑杀人。

来源:成语词典

【借刀杀人】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借刀杀人】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借刀杀人】 Wiki解释

解释如下:↓


目录

1.出处

「借刀杀人」乃是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下》中,借敌杀良臣之典故。

2.语译

 杀人需借刀,即为假手杀人。就是借助他人的力量,达成自己所要的目标。

3.故事内容

春秋战国时,郑桓公欲攻郐国,桓公认为欲胜郐国,需铲除其忠臣良将,便遣人造谣郐国若灭,定赐良田,封爵位,更在郐国城外设坛将其诸将之名以牲畜的血祭之,对天盟誓而埋之。郐君不假思索,遣人将埋藏的祭物挖掘出来,误信谣言,遂将其将杀之,终使郐实力空虚,桓公见机不可失,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势,灭了郐国。

4.近义、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5.造句

在现实生活中,常看见有人用借刀杀人来处理事情,这种人不结交也罢!


来源:教育Wiki

相关词语

平面人 丢人 丈人 丐人 且看山人 且道人 乞人 乞食人 云亭山人 互人 俏佳人 俚人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