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晋书.卷六六.陶侃列传》又尝如厕,见一人朱衣介帻,敛板曰:「以君长者,故来相报。君后当为公,位至八州都督。」有善相者师圭谓侃曰:「君左手中指有竖理,当为公。若彻于上,贵不可言。」侃以针决之见血,洒壁而为「公」字。以纸裛手,「公」字愈明。及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陶侃(公元259~334),字士行,浔阳人,东晋名臣。父亲早年亡故,自幼由母亲抚养成人,并以恩威并重的方法教导,对陶侃日后为官的清廉,有着很大的影响。典源此处是记录陶侃的一段故事:有一次陶侃上厕所时,看见一个身穿红衣、包着头巾的人,说他以后会做到八州都督的官位。另外一个看相的人,也说他左手中指有一条垂直的指纹,将来地位会非常尊贵、崇高,会得到「公」的爵位。陶侃就用针刺破手指,鲜血喷洒到墙壁上,居然形成了一个「公」字。再用纸包裹手指,而「公」字竟愈发明显。陶侃后来果真当了八州的都督。这是关于「一针见血」的一段故事。后来「一针见血」这句成语当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已和此典故无关,转用字面义,表示一针下去,血即涌出,用来比喻言论简洁透澈,深中肯綮,如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文集六.卢梭学案》:「案此论可谓一针见血,简而严,精而透矣!」
比喻言论简洁透澈,深中肯綮。
一语中的、一语破的、一语道破
不着边际、游谈无根、隔靴搔痒
他的言论精辟,一针见血的指出时下年轻人的通病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