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苏洵,字明允,宋眉州眉山人,生于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卒于英宗治平三年,年五十八岁。洵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后应试不中,于是烧尽所做的文章,闭门苦读,长达六、七年,遂通诸子百家、六经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仁宗嘉佑元年,携二子轼、辙一同进京,苏洵曾上〈权书〉、〈衡论〉等二十二篇文章,欧阳修一见大为赞赏,誉为「孙卿子之书」,向朝廷推荐,一时文名大显,士大夫争相结交。嘉佑三年,仁宗召试舍人院,洵上书辞谢。五年,任秘书省校书郎,次年任霸州文安县主簿,与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即是为宋室历代先皇编写传记,书成,不久即病逝,追赠光录寺丞。其散文得力于〈战国策〉、〈史记〉,长于议论。其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言语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曾巩说「烦能不乱,肆能不流」。例如〈心术〉篇,文中大量运用判断句式,语气坚定有力,行文犹如主将部伍行阵,整齐而有变化,富有节奏感。其文章风格是以雄奇为主,而又富有变化。着有〈嘉佑集〉。诗擅长五言古诗,苍劲质朴,宋人叶孟得评其诗「积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
资料来源: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