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澧】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陈澧
拼音
chén lǐ
怎么读
【陈澧】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人名。(公元1810~1882)字兰甫,清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泛览群籍,于学无所不究。着有《切韵考》、《东塾读书记》等书。
来源:辞典修订版
【陈澧】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陈澧(1811~1882)字兰甫,号东塾,清番禹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九岁能为诗文;及长,凡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小学,无不探究;中年读诸经注疏子史及朱子书,日有课程。后应礼部试未第,大挑铨授河源县训导,到官两月即告归;为学海堂学长历数十年。晚主讲菊坡精舍,以经史实学教士,勉诸生笃行立品,成就甚众。光绪七年(公元1881)疆吏疏陈耆年硕德,请加褒异,诏嘉其学行纯笃,足以矜式士林,予五品卿衔。光绪八年卒,享年七十二岁。
〔清儒学案·东塾学案〕附录载:「先生初与同县杨荣绪、南海桂文燿为友,复问〔诗〕于张维屏,问经学于侯康,于学无不研究,后乃专治经。尝曰:『吾之书但论学术,非无意于天下事;以为政治由于人才,人才由于学术。吾之意专明学术,幸而传于天下,此其效在数十年后,故于〔论语〕之四科,〔学记〕之小成大成,〔孟子〕之取狂猖恶乡愿,言之尤详,则意之所在也。』」
陈澧论学,尝谓:「所谓经学者,贵乎自始至末,读之、思之、整理之、贯串之、发明之,不得已而后辨难之,万不得已而后排击之。唯求有益于身,有用于世,有功于古人,有裨于后人,此之谓经学也。有益有用者不可不知,其不甚有益有用者姑置之,其不可知者阙之,此之谓经学也。」又说:「于切要处用心力,于不用心力处惜精神;愈繁难愈从容为之。耐繁难者养性之功,求易简者心得之学;无心得与不学者同;见解贵高贵通,工夫贵平贵纯。」又说:「所谓经学者,非谓解先儒所不解也,先儒所解,我知其说,先儒诸家所解不同,我知其是非,先儒诸家各有是各有非,我择一家为主,而辅以诸家,此之谓经学。若随意涉猎,随手翻阅得一二句,辄自出其说以驳先儒,假令先儒起而驳我,我能胜之否,即胜之矣,而先儒解全经,我但解一二句,其与先儒相去岂不远哉!仆读书数十年,谨守儒行,一言曰:博学以知服。盖唯博学乃知服古人,不知服吉人者,学不博故也。故〔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奉劝收敛聪明,低头读一部注疏,勉为读书人。若十三部注疏,未读一部,辄欲置喙于其问,此风断不可长,戒之戒之。」均可见其为学之精到。
该学案又载:「先生尤好读〔孟子〕,以为孟子所谓性善者,人性皆有善,荀、杨辈皆不知也。读郑氏诸经注,以为郑氏有宗主,复有不同,中正无弊,胜于许氏异义,何氏墨守之学;魏晋以后,天下大乱,圣人之道不绝,唯郑学是赖。」读后书以为学汉儒之声,尤当学汉儒之行。读朱子书,以为国朝考据之声,源出朱子,不可反诋朱子。又以为国朝考据之学盛矣,犹有未备者,宜补苴之。于汉学、宋学能会其通,谓汉儒言义理无异于宋儒,宋儒轻蔑汉儒,及近儒尊汉儒而不讲义理皆失之;着〔汉儒通义〕七卷。晚年寻求大义及经学源流正变得失所在,而论赞之外及九流诸子两汉以后学术,着〔东塾读书记〕二十一卷。于乐律音韵尤能贯通古今,折衷求是,着〔声律通考〕十卷,〔切韵考〕六卷,又外篇三卷。尝谓:「地理之学,当自水道始,知汉水道则可考汉郡县。」着 〔汉书水道图说〕七卷。其他着作有〔水经注提纲〕四十卷、〔水经注西南诸水考〕三卷、〔说文声类表〕十七卷、〔统术详说〕三卷、〔弧三角平视法〕一卷、〔琴律说〕一卷、〔申范摹印述〕一卷、〔东塾集〕六卷,均行于世。
--作者:程运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陈蕃一室
陈寔遗盗
陈抟的兄弟
陈霸先
陈伯之
陈布雷
陈彭年
陈平
陈蕃
陈登
陈第
陈抟
热门词语
限产的意思是什么
地广人稀的解释
仝怎么读
狞组词
傒的多音字组词
神奇反义词是什么
妖术近义词是什么
嗓音如何造句
倱怎么写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