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直译为胸泳或俯泳,日本称平泳。因泳姿酷似青蛙在水中游进,故中国称蛙泳。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比赛项目。
蛙泳是一种古老的泳式。据资料记载,早在2000~4000年前的中国、罗马、古埃及就有类似这种泳式的游泳。1875年08月24日闻名游泳运动员 M.韦布采用蛙泳姿势横渡英吉利海峡,历时21小时45分。十九世纪初蛙泳是第一种在游泳比赛中被采用的姿式。但由于蛙泳速度慢,在比赛中相继又出现了侧泳、爬泳、采用蛙泳的人越来越少。直到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时才把蛙泳与其他姿式分开。1924~1936年期间,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划水动作结束后两臂不再从水中前移,改为由空中移臂但仍采用蛙泳蹬夹腿的动作,出现了蛙泳的变形 - 蝶泳。 1936年国际业余游泳总会对蛙泳规则作了补充,允许在蛙泳比赛中采用蝶泳技术,于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上,200公尺蛙泳决赛只有一人采用蛙泳。而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的蛙泳比赛中,全部运动员都采用蝶泳技术。于是国际业余游泳总会决定将蝶泳从蛙泳项目中分出来。从1956年第十六届奥运会起将蝶泳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规则还允许蛙泳可以在水中潜游,由于在水下游进不受波浪阻力影响,水平姿式好,阻力小,速度比水面蛙泳快。于是在1956年第十六届奥运会上,几乎所有蛙泳运动员都以长划臂的潜水蛙泳参加比赛。日本运动员古川胜以2'34"7的成绩创造200公尺蛙泳世界纪录。 第十六届奥运会后,国际业余游泳总会重新修改了蛙泳规则,取消潜水蛙泳,只允许在出发和转身后做一次长划水的潜泳动作,然后每个动作头部都要露出水面。于是水面蛙泳技术又得以恢复发展,并重新规定了蛙泳世界纪录的标准。如男子100公尺蛙泳为1'13"0。 1957 年中国运动员戚烈云以1'11"7的成绩首先打破了该纪录。从此以后又出现了宽划臂和窄划臂的蛙泳技术。
蛙泳时,身体俯卧在水中,依靠两臂对称向后划水、两腿向后蹬水向前游进。
身体俯卧在水中,在完成臂腿动作后,身体一般呈滑进姿势,此时身体与水平面约成5°~8°角,胸部与前进方向成一定仰角。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