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目录 |
顒表既至,冏大惧,会百僚曰:「昔孙秀作逆,篡逼帝王,社稷倾覆,莫能御难。孤纠合义众,扫除元恶,臣子之节,信着神明。二王今日听信谗言,造构大难,当赖忠谋以和不协耳。」司徒王戎、司空东海王越说冏委权崇让。冏从事中郎葛旟怒曰:「赵庶人1>听任孙秀2>,移天易日,当时喋喋3>,莫敢先唱4>。公蒙犯矢石,躬贯甲胄,攻围陷阵,得济今日。计功行封,事殷未遍。三台纳言不恤王事,赏报稽缓,责不在府。谗言僭逆,当共诛讨,虚承伪书,令公就第。汉魏以来,王侯就第宁有得保妻子者乎!议者可斩。」于是百官震悚,无不失色。
〔注解〕(1) 赵庶人:司马伦(?~公元301),字子彝,西晋河内温人,司马懿之子。司马炎称帝,封琅邪郡王,后改封赵王。惠帝时迁征西将军,镇关中。氐羌反叛,徵还京师,寻拜车骑将军、太子太傅。后纳亲信孙秀之言,待贾后杀太子,矫诏废后,斩杀多位大臣,自命为相国,据兵权,驱惠帝,僭即帝位。齐王冏等起兵讨之,兵败,贬为庶人,后遭赐死。(2) 孙秀:?~公元301,字俊忠,西晋琅邪人。初为琅邪小史,累官于赵国,以谄媚自达。后受赵王伦宠信,与伦谋废贾后,逐惠帝。伦篡位,以秀为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秀贪淫逐利,多杀忠良,以逞私欲。后齐王冏等三王起兵讨之,秀与伦俱见诛。(3) 喋喋:私下谈论。(4) 先唱:率先倡导。唱,通「倡」。
比喻奸臣盗弄政权,颠倒是非,欺上瞒下。
<<无>>
偷天换日、移花接木、偷梁换柱
<<无>>
<<无>>
这位军事强人先是指鹿为马,移天换日,最后则是发动政变,夺取政权。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