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布朗(1862~1949)是一位美国艺术教育家,出生于新罕普夏州的汉诺瓦(Hannover, N.H.),其祖父法兰西斯.布朗(Francis Brown)曾任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院长。父亲山姆.布朗(Samuel Gilman Brown)也曾在达特茅斯学院任教达二十七年之久。爱丽丝在七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六。她父亲于一八六八年迁往纽约,担任汉弥尔顿学院(Hamilton College)院长。她就读于克林顿与优帝卡(Clinton and Utica)学校,同时另有私人教师教导其课业。一八八一至一八八五年间,她离开知性的、神学气氛浓郁的家庭,前往纽约艺术学生联盟(the Art Student's League)追随威廉.契斯(William M. Chase)、亚伯.谢雅(Abbott Thayer)等人学习绘画。 由于经年累月为疾病缠身,爱丽丝不得不放弃学业,不过她的生涯却因此有了重大的改变。在放弃成为一个创作艺术家的宿愿之后,她转而从事教学与艺术史工作,于一八九一年被任命为康乃狄克州诺威契艺术学校(Norwich Art School)的副主任。三年后晋升为主任。她的教学将活力与良好的训练加以结合,颇引人注意。特别是她教授艺术史的方法,更是令人折服。她的艺术史教学包括绘画、对所研究作品的照片与实物加以临摩,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彷佛是在科学实验室从事实验一般。 她于一八九七年应聘魏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负责重整艺术教学计划,当时该学院只提供极有限的艺术史教学,顶多是看一看照片、读一读历史教科书而已。出乎意料之外,魏斯理学院竟然同意她的建议,在艺术史课程里加入「实验作品」,并核计其学分,结果该学系学生人数扶摇直上,到一九零零年时,魏斯理学院是全美国唯一可以主修艺术史的地方。在担任艺术系系主任的三十三年中,她的实验教学法经历许多变化,因为她对尝试性实验向来很欢迎。魏斯理学院艺术系的学生也以观察敏锐而备受赞赏。后来哈佛大学想重整艺术系时,即推崇布朗女士的做法,并建议师法「魏斯理」方法。 她对美国大学艺术学会(The College Art Association of America)极感兴趣,乃积极参与该会,并曾担任其董事会董事及重要委员会委员。她也任职于美国考古学院的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研究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Studies of the Archae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一九三零年,魏斯理学院颁授给她名誉艺术硕士学位。汉弥尔顿学院在她退休时也颁给她名誉人文学博士学位。晚年她居住于纽泽西州的中镇(Middletown, N.J.),后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