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曲】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大曲
拼音
dà qū
怎么读
英语
Ta Ch′ü
【大曲】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乐曲名。由汉、魏至唐、宋间渐渐发展而成的一种大型歌舞乐曲。渊源于汉、魏时代的相和歌及清商曲,宋书卷二十乐志三载有大曲和歌词。唐大曲多以诗篇配乐叠唱,而宋大曲的歌词则以词为主。武器名。古代一种弓的名称。也作「大屈」。
来源:辞典修订版
【大曲】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乐曲种类名称。是一种以诗、歌、乐舞综合性的表演形式。它的历史发展相当悠久;自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时代即有「相和大曲」及「清商大曲」之名称出现于文献。至唐朝之玄宗(公元712~公元755)时代,是「大曲」的鼎盛时期。唐朝之「大曲」一部份沿袭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9)及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各代之「大曲」;一部份系于玄宗时代新的创作。玄宗之后,边疆大吏,经常进献乐曲,规模或有扩大,但其体裁与玄宗时代之「大曲」相同。至宋朝(公元960~1279)时之「大曲」,多趋简化,演奏时多用选段,称之为〈摘遍〉。唐大曲之乐舞谱,已失传。其乐舞谱仍保存于日本者有四首:一、壹调《皇帝破阵乐》、二、《团乱旋》、三、《春莺啭》及黄锺调之《苏合香》。根据现存于日本之大曲结构有:〈序〉、〈破〉、〈急〉三个主要乐章,间或有标题乐舞出现,如《春莺啭》有〈飒踏〉、〈鸟声〉等段落。以上四首大曲之乐谱及舞谱已由刘凤学重建并分别于1967-2003年演出。
《教坊记笺订》、《雅乐》。
--作者:刘凤学
大曲是汉、魏至唐、宋间,在伎乐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音乐形式,兼含歌曲、舞曲和器乐曲,因作品联合许多曲段而成,故名。对「曲子」或「小曲」而言,大曲的结构比较复杂,因而常常是小曲的母体。唯大曲虽联合许多曲段,仍是艺术有机体,按由慢到快的节奏顺序排列,而且多个曲段也常是一支主要旋律的不同变奏,而有统一的曲名,例如甘州、甘州子、甘州乐、甘州歌、甘州曲、甘州遍等。此外,舞曲是唐大曲的主要部分,唐大曲皆配有舞蹈,由器乐曲发引,称为「序」;经过歌曲铺垫,称为「中序」;在舞曲部分达到高潮,舞曲以后称作「解曲」,整体系以舞曲作为中心环节。
唐大曲的类型从来源区分为三:其一是魏晋大曲,原体制是艳、曲、趋、乱。析言之,「艳」是起调的楚乐;「曲」是伴奏歌曲,中原相和歌;「趋」是乐曲过渡或结束的吴乐;「乱」是乐曲结束的楚乐。随着清商乐流传到唐代,大曲结构表现为行曲、歌曲、舞曲、解曲的四段结合。第二个来源是西域大曲,唐代十部伎中的天竺、龟兹、疏勒、安国、西凉等前身是西域大曲,均无行曲,亦即无器乐曲,在节目一开始就进入歌舞,例如唐太宗时创制的「宴乐」,乃是「景云舞」、「破阵乐舞」、「庆善舞」、「承天舞」四支舞曲的结合。第三个大曲来源是法曲,现在可考的二十五支唐法曲中,有十一支曾经改制为大曲,且这十一支大曲有相近的结构。综合上述三种来源是从结构的角度看,若从旋律素材角度看,唐大曲主要来源又是隋唐时代的民间歌曲。隋唐燕乐大曲及宋人的大曲,无论形式、规模较之魏晋大曲均有重大发展,而唐、宋相承而略异,大体上都有小序、中序和破三部分,各部分均分「遍」,「遍」数多少不等,宋代渐少金曲演奏,称为「摘遍」。唐大曲歌词主要是诗体,宋大曲歌词主要是词体。整体而言,唐、宋大曲达到歌舞音乐的全盛阶段,宋、元戏曲与之有渊源关系。
--作者:陈章锡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俚曲
俗曲
倨曲
幸曲
倚曲
倚晴楼七种曲
偷曲
促曲
偏曲
出塞曲
剧曲
下曲
热门词语
晦在是什么意思
漭怎么读
葳蕤怎么读
妈组词
适的多音字组词
独吞反义词是什么
如出一口近义词
前程造句
覡的笔画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