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生平:
生于北宋真宗天禧元年(公元一零一七年),卒于北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一零七三年),享年五十七岁。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今湖南道县人),虽生于仕宦之家,性素不喜举业,仅得授乡县之官,曾历任梆县、桂阳、南昌县令达二十二年之久。
着作:
现今流传的有《太极图说》、《通书》及诗文集等,皆收入《周元公集》中。
观点:
一、主张立人极
二、知几通微
三、默契道妙
评价:
一、宋代诗人
1.东坡诗云:「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因抛彭泽米,偶似西山夫。」
2.黄庭坚:「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3.朱熹:「濂溪在当时,人见其政事精绝,则以为宦业过人;见其有山林之志,则以为襟怀洒落,有仙风道气。无有知其学者。」
二、牟宗三认为:濂溪之造诣犹在观赏之境界中,只对于诚体有积极之默契却落在「心」上说功夫,不合于孟子就「本心」体现心之道德的实体性之义。由于濂溪是从《中庸》、《易传》入而默契道妙,因而对于孔子之践仁与孟子之尽心知性知天,尚无相硬之体会。
三、钱穆指出:当时人形容濂溪人品如光风霁月,那是艺术境界,非道德境界;其气象意境毋宁是更近东汉魏晋,更近道家与释氏。濂溪虽言:「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然濂溪所想像的颜子,可能是以《庄子》书中带有道家色彩的颜子为主。
来源:教育Wiki
解释如下:↓
来源: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