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语本宋.陈录《善诱文.对治十常》。△「委曲求全」
典源
宋.陈录《善诱文.对治十常》居富贵常怜贫困,受快乐常恐灾祸,见1>在常生知足,未来常思戒惧,冤结常求解免,衣食常思来处,起念常教纯正,出语常思因果,逆境常当顺受,动静常付无心。守此十常,更无烦恼。
(1) 见:音ㄒ|ㄢˋ,同「现」。
典故说明
宋朝陈录的《善诱文》中有一篇〈对治十常〉。「对治」为佛教语,是断绝烦恼的意思。〈对治十常〉即是断绝烦恼的十种平常而重要的方法,其中有一个方法是「逆境常当顺受」,是说处在恶劣环境或不顺利时,要采取坦然接受的态度,才能免于烦恼。后来「逆来顺受」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的待遇。出现「逆来顺受」的书证如《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书证
- 01.《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 02.明.徐《杀狗记.第一八出》:「兄富伊贫实可怜,逆来顺受总由天,分明指与平川路,莫把忠言当恶言。」
- 03.明.邵璨《香囊记.第五出》:「秀才,老娘不识世事,但闻得俗语云:『恭敬不如从命。』老安人便是差见,也索逆来顺受,不可推拒。」
- 04.《隋唐演义.第九四回》:「以父而临其子,惟有逆来顺受而已。」
-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逆来顺受;此时受骂,未免就有点退有后言了。何况他是借此出气的,骂得不在理上。」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以顺从的态度接受恶劣环境或不合理待遇。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十二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