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成语词典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解释如下:↓
捷足先登
目录 |
汉.司马迁《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
秦:朝代名。公元前248~前207年,战国秦灭六国后,秦王政统一天下,建都咸阳,实行中央集权。因秦始皇专制独裁,二世皇帝残暴统治,致使六国遗民纷纷起兵抗暴,后为刘邦所灭。
鹿:比喻帝位、政权。
逐:竞争、争取。
高材疾足者:才能高,行动快的人。
秦末,汉楚之争中,蒯通曾劝韩信背离刘邦,但韩信没有接受其建议,继续助刘邦打败项羽,并建立汉朝。后来,韩信被处死,他后悔当初不听蒯通的劝告。刘邦就把蒯通也逮住,准备处死。蒯通辩解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如果谁都因说了这样的话,就认为是造反,那么您也不可能把他们个个都处死吧?」刘邦无话可说,只好释放了他。
脚步快者,先达到目的。比喻行动敏捷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得其所求。
疾足先得、捷足先得
姗姗来迟
想不到因为我们一时的怠惰尽然会让竞争者捷足先登获得优胜,看来我们真得好好反省我们的态度了。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