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敬穷理】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居敬穷理
拼音
jū jìng qióng lǐ
怎么读
【居敬穷理】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居敬穷理」是朱熹的修养方法,前者属于情意的涵养,后者属于知识的追求;内外同时加工,俾情意与知能融为一体,乃能达到修养的极致。
朱熹所谓居敬穷理,系承袭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理路而来。居敬贵能专一,也就是所谓「主一无适」之意:执着于义理,使此心常为主宰,一切动静思为均与义理相合,如此才能不为物欲所诱。朱熹所用居敬的工夫,第一是内省体察,第二是外修静坐。他常说:「持敬当以静为主,须于不做工夫时频频体察,久则自熟。若觉言语多,便须简默;意志疏阔,则加细密;轻浮浅易,便须深沉重厚。」又说:「人能存得敬,则是心湛然,天理灿然,无一分着力处,亦无一分不着力处。」并说:「敬非是块然兀坐,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然后谓之敬。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如此则身心收敛,如有所畏,常常如此,气象自别。」可见其平居气象,不断静中体察,而达居敬的境界。
穷理是朱熹教导学生「求知」的方法,既是格物致知的实际法则,也是复其本然之性的必要工夫。朱熹认为穷理第一要周到、彻底。如说:「所谓穷理者,事事物物,各自有个事物的道理,穷之须周尽。」又说:「『格物』二字最好。物,谓事物也。须穷极事物之理到尽处,便有一个是,一个非。是底便行,非底便不行。」「致知所以求为真知。真知是要彻骨都见得透。」又说:「致知、格物,十事格得九事通透,一事未通透,不妨。一事只格得九分,一分不透,最不可。」
穷理第二要循序渐进,从切己之处开始,逐渐推至疏远处。朱熹指出:「格物须从切己处理会去。待自家者已安叠,然后渐渐推去,这便是能格物。」又说:「遇事接物之间,各须一一去理会始得。……但随事遇物,皆一一去穷极,自然分明。」
穷理第三应以读书为重要手段。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又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
穷理第四要继续用力,期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地步。朱熹认为格物穷理,只要用力长久,今天格一件,明天格一件,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对于天下事理自会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的境地。因此他说:「天理在人,终有明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谓人合下便有此明德,虽为物欲掩蔽,然这些明明底道理,未尝泯绝,须从明处渐渐推将去,穷到是处,吾心亦自有满则。」又说:「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由上所述,不难粗见朱熹于穷理所用的工夫是多么深厚。
--作者:程运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乞台萨理
互理
倍理
偏理
伦理
剩余定理
修理
具理
全分公理
全部审理
代理
充足原理
热门词语
承应的拼音
至和是什么意思
夯怎么读
乖字可以怎么组词
诤的多音字组词有哪些
一朝一夕反义词
木排同义词
卑躬屈膝造句大全
峪的笔顺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