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行】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八行
拼音
bā háng
怎么读
【八行】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八列。《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章怀太子注引〈融集与窦伯向书〉:「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古人所用信笺多为八行,后来作为信的代称。明.陈与郊《昭君出塞》剧:「你有一日蒲桃春酿赏,又只怕鸿雁秋来断八行。」《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有说他是京里走了门路,拿某大军机的八行来的。」
来源:辞典修订版
【八行】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八行指孝、悌、睦、婣、任、恤、忠、和等八种德行。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三月甲辰,立八行科;仿成周之法,立八行、八刑,以为取士准则。据〔续资治通监长编拾补〕,士有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悌,善内亲为睦,善外亲为婣,信于朋友为任,仁于州里为恤,知君臣之义为忠,达于利义之分为和。凡事有八行见于事状着于乡里者,耆邻保伍以行实申县,县令、佐审查,延入县学;考验不虚,保明申州;州等其第,孝、悌、忠、和为上,睦、婣为中,任、恤为下。若士有全备八行,保明如令不以时,随时贡入太学,免试为太学上舍。司成以下引问考验,较定不诬,申尚书省取旨释褐命官,优加擢用。若士有全备上四行,或不全一行而兼中等二行,为州学上舍上等之选;不全上二行而兼中等一行,或不全上三行而兼中等二行者,为上舍中等之选;不全上三行而兼中等一行,或兼下一行者,为上舍下等之选;全有中二行,或中等一行而兼下一行者,为内舍之选;余为外舍之选。诸士以八行中上舍选而被入太学者,上等在学半年不犯三等罚,司成下考职行实闻奏,依太学贡士释褐法取旨推恩。至于八刑,则反八行而丽于罪,各以其罪名之。此法至宣和三年(1121)始废(参见「八刑」)。
八行科施行以来,不仅未收移风易俗之效,反使人矫情相率作伪。据〔资治通监长编纪事本末〕,大观四年(1110)正月,中丞何执中奏陈其伪称:「近来诸路以八行贡者,如病割股,或对佛燃顶,或刺臂出血写青词以祷,或不茹荤常诵佛书,以此谓之孝;或常救其兄之溺,或与其弟同居十余年,以此谓之悌;其女适人贫不能自给,取食而养之于家,为善内亲;又以婿窭,取而教之,为善外亲;此则人之常情,仍似一事分为睦婣二行;尝一遇歉岁率豪民以粥食饥者,而谓之恤。粥食饥者,乃豪民自为之,而岂可己独谓之恤?又有尝收养一遗弃小儿者,尝救一跛者之溺以为恤;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作者:周愚文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丈人行
亟行
侣行
倍日并行
倚瑟行
偕行
侠行
便宜施行
健行
偏行
俎行
侨装撰行
热门词语
毁坏怎么读
张飞穿针的读音
燮怎么读
妻组词
囏的多音字组词
长久反义词是什么
气冲冲近义词
风姿潇洒造句
標的笔划数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