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目录 |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省首任巡抚,率军击败法国舰队的进犯,且编练新军,从事建设铁路等一系列洋务改革,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深远的基础。
鸦片战争使中国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加入世界体系,并逐步展开现代化的历程。台湾虽然孤悬海外,但做为清帝国的一部分,也无法避免列强与现代化的冲击。咸丰年间两次的英法联军,迫使清廷在一八六零年对列强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淡水和台南也包括在内。开放通商口岸的结果,改变了台湾以大陆为主要贸易对象的模式,也促成台湾经济繁荣。一八六零年代,外国商人首先发现台湾北部山地适合种植茶叶,于是在大稻埕设立茶叶洋行,以美国为主要的外销对象。大稻埕本来只是艋舺附近的小村庄,因为茶叶的集散与加工,到十九世纪末,已经是仅次于台南的全台第二大城。当时的一份记载说:「茶皆集于大稻埕,每至夏月,开场列肆,柬别精恶,受雇妇女,千百成群。」可说是盛况空前。在一八八零年代,茶占了北部出口总值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此外,樟脑和南部蔗糖的输出也同时激增,成为世界的主要产地。台湾的对外贸易虽因开港而大幅成长,但岛内的交通设施却不能支持贸易的快速成长,于是清廷便派巡抚前来从事现代化建设。
刘铭传在一八九零年代初期,完成的基隆到台北的铁路,他又在各地城市架设电报线,并建立了现代化的邮政制度。同时,他也留心商务、实业和新式教育的推进,为台湾的现代化奠立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教育Wiki
解释如下:↓
来源: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