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承祯】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司马承祯
拼音
sī mǎ chéng zhēn
怎么读
【司马承祯】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司马承祯(647~735)为唐代道士、道教学者、书画家。字子微,法号道隐,又号白云子。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自少笃学好道,无心仕宦之途。师事嵩山道士潘师正,得受上清经法及符镶、导引、服饵诸术。后来遍游天下名山,隐居在天台山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间、王适、华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武则天闻其名,召至京都,亲降手敕,赞美他道行高操。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召入宫中,询问阴阳术数与理国之事,他回答阴阳术数为「异端」,理国应当以「无为」为本。颇合帝意,赐以宝琴及霞纹破。唐玄宗开元九年(721),派遣使者迎入宫中,亲受法籙。开元十五年(727),又召入宫,请他在王屋山自选佳地,建造阳台观以供居住,并在五岳各建真君祠一所。他善书篆、隶,自为一体,号「金剪刀书」。玄宗曾命他以三种字体书写〔老子道德经〕,刊正文句,刻为石经。羽化后,追赠银青光禄大夫,諡称「贞一先生」。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吸收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的止观、禅定学说,以老庄思想为本,融合而成道教的修道成仙理论,认为人的天赋中就有神仙的素质,只要「遂我自然」、「修我虚气」,就能修道成仙。他将修仙的过程分为「五渐门」,即斋戒(浴身洁心)、安处(深居静室)、存想(收心复性)、坐忘(遗形忘我)、神解(万法通神),称「神仙之道,五归一门」。又将修道分为「七阶次」,即敬信、断缘、收心、简事、页观、泰定、得道。此「五渐门」、「七阶次」,又可以概括为简缘、无欲、静心三戒。只需勤修三成,就能达到「与道冥一,万虑皆遗」的仙真境界。他的思想对北宋理学的主静去欲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其着凡有〔天隐子〕、〔坐忘论〕、〔修真秘旨〕、〔道体论〕、〔上清含象剑监图〕、〔洞玄灵宝五岳名山朝仪经〕、〔服气精义论〕等,其事迹见〔旧唐书.隐逸传〕、〔茅山志〕卷十一等。
--作者:李丰楙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休祯
传应祯
傅应祯
余祯
司马昭之心
司马谈
司马牛
司马光
司马迁
司马相如
司马昭
司马懿
热门词语
倒心的拼音
激越是什么意思
钋怎么读
洢的组词是什么
鵳的多音字拼音查询
信口开河反义词
老夫同义词
节衣缩食造句大全
尷字怎么写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