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行】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张伯行
拼音
zhāng bó háng
怎么读
【张伯行】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号敬庵,仪封人。通籍后归里读书七年,尽通濂洛关闽诸儒之书;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授内阁中书,改中书科中书。丁父忧归,建请见书院讲学,会大水溃堤,伯行募民夫塞决,总河张鹏翮巡河,见而异之,疏荐堪胜河务,命以原衔赴工地督修河提及马家港、高家堰诸工;补授山东济宁道,岁饥,自家运钱米赈之,命分道治赈便宜发仓谷二万余石以济民食。迁江苏按察使。康熙四十六年(1707)南巡,命疆臣荐举贤能,伯行未与;圣祖召与督抚同见,曰:「朕久识汝清廉,今亲举之,他日居官而善,以朕为知人。」遂擢为福建巡抚,赈旱荒、清海盗、纠墨吏、禁淫祠,风化大行,扩建学舍,亲与讲学,闽学大兴。调江苏巡抚,治如在闽,尤注意于水利海禁,总督噶礼贪恣,动多掣肘,其疏以病请罢,诏慰留之,嗣擢礼部尚书。计在官二十余年,清廉刚直,政绩尤着,辑着亦丰;先后进呈所辑〔濂洛关闽书集解〕、〔近思录集解〕、〔续近思录〕、〔广近思录〕及宋、元诸儒文集,世宗特赐御书「礼乐名臣」四字褒之。雍正三年卒,享年七十五岁;温诏褒恤,特谕大小汉堂官于出殡日齐集奠送,諡清恪;光绪初从祀文庙。
伯行学宗程、朱,笃信谨守,不参异说,奉「主敬以端其本,穷理以致其知,躬行以践其实」三言为准的。以圣人之道为必可学而不可一蹴而几,循序渐进,历艰险崎岖确乎不可拔。以困学自居,退然不自足,检束考验,至老不懈诚敬。上结主知,立朝靖献,一本所学,为理学名臣之冠,笃信谨守程、朱之说,与陆清献(陇其)相后先,躬行实践,致君泽民,理学而兼名臣,亦与汤文正(潜庵)媲美。二人均从祀文庙,同膺盛典,实至名归;学者称仪封先生。
伯行所刊布先儒理学诸书,先后五十余种,所纂辑者:〔濂洛关闽书集解〕十九卷,〔近思录集解〕十四卷,〔续近思录〕十四卷,〔广近思录〕十四卷,〔小学集解〕六卷,〔小学衍义〕八十六卷,〔学规类编〕二十七卷,〔养正类编〕十三卷,〔伊洛渊源续录〕二十卷,〔性理正宗〕四十卷,〔濂洛风雅〕九卷,〔唐宋八大家文钞〕十九卷。自着者有〔困学录〕、〔困学续录〕各二十四卷,合为〔集粹〕八卷,〔正谊堂文集〕十二卷,〔续集〕八卷,〔居济一得〕八卷,汇刊曰〔正谊堂全书〕行于世。
伯行论学,以周、程、张、朱,得孔、曾、思、孟正传,故纂〔濂洛关闽书集解〕以配〔学〕、〔庸〕、〔语〕、〔孟〕,名曰「后四书」。尝谓许、薛、胡、罗为周、程、张、朱之正传,谓本朝陆稼书学朱子之学,为许、薛、胡、罗之继起。他如杨龟山、谢上蔡、尹和靖、罗豫章、李延平,衍程子之派者也;张南轩、吕东莱,取资于朱子者也;黄勉斋、陈北溪、陈克齐,受学于朱子,真西山、熊勿轩、吴朝宗私淑于朱子者也。有明之学,得其正而不为邪说所接者,曹月川、陈賸夫、崔后渠、魏庄渠、汪仁峰、蔡汶滨也。本朝之学,宗朱子者,张杨园、汪默庵、陈确庵、陆桴亭、魏环溪、耿逸庵、熊愚斋、吴徵仲、施诚斋、诸庄甫、应潜斋、刘仁宝也,凡所述作皆精择而刻之。而吴朝宗、吴徵仲、施诚斋、诸庄甫、刘仁宝皆隐居力学,世莫能知,久将淹没,伯行特于〔性理正宗〕中表章之,尤见其显微阐幽之义。
伯行修明正学,排击陆、王不遗余力,或曰:「陆、王往矣 ,似不复辨。」伯行则谓:「今之为陆、王者,正不乏也,安得不辨?」又说:「程、朱与陆、王,如雅、郑、朱、紫,正邪截然。」又谓:「程启皦之〔闲辟录〕,陈紫澜之〔学蔀通辨〕,张武承之〔王学质疑〕,已尽掘其根株,学者但取而读之,自不容于复入。」
唐镜海(唐监)于所着〔学案小识〕中,称张伯行〔困学录〕「所载语语皆切实工夫,可以推阐程、朱之所已言,引申薛、胡之所未及,而按之先生(指伯行)平生践履,历官品节,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者也。」
伯行历官期间,未尝携眷,日用所需,皆从河南运载而往。初至闽,见署中帷幕器皿华侈,尽撤还之,比移吴,先檄禁陈设衙署。无锡县送惠泉水,受之,后知以民船载送,即不受。
伯行为治,以养民为先,教化为本,遇灾祲,赈粜并施,务使民无失所;设置常平社仓,以备凶荒。所至辄建书院,招来士之有学行者,相与讲求圣人之道;在闽建鳌峰书院,扩学舍百二十间,月三四至,亲与讲论;贮古今经籍四百余种,广蒐前贤遗书刊布之。于吴建紫阳书院,讲习课试,与闽略同,一时士风敛华就实。
伯行于〔困学录〕中指出:「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敬者,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者也。万善之理,统于一仁;千圣之学,括于一敬。故道莫大于体仁,学莫先于主敬。」又说:「格物、穷理、存诚、主敬,是为学实地工夫。古来善学者,无如朱夫子,而或者每议其支离,无他,避难而就易,务为苟道而已。岂知舍格物穷理、存诚主敬而言学,举非学乎!」又说:「古之学者为己,须是不求人知方好,若有一毫求名之心,要人知道,功夫便不真实,便有间断。试思仁义礼智,吾心之所固有,孝弟忠信,吾身之所当为,那一件是求名的事?〔易〕云:『遯书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论语〕云:『人不知而不愠。』〔中庸〕云:『遯世不见知而不悔。』须是存这一副心肠,方是实落做功夫的人,方能有长进处。」又说:「学者诚有志于道,须是无以货利损行,无以嗜欲忘生,无以骄奢败德,而后可以求进于向上一路。」又说:「人必于道理上见得极真,而后于贫贱患难上立得脚住,亦必于贫贱患难上立得脚住,而后于道理上守之愈固。」「大凡处顺不可喜,喜心一生,骄侈之所由起;处逆不可厌,厌心一生,怨尤之所由起。一喜一厌,皆有动于中也。圣贤之心如止水,或顺或逆,以理处之耳,岂以自升至者为忧,乐哉!」「或问何以为学,曰致知力行;何以为治,曰厚生正德;何以治己,曰存理过欲;何以处世,曰守正不阿;何以待人,曰温厚和平。守此五者,其庶几乎。」又说:「为学如吃饭,无论家常饭食,须是吃在腹里,方才会饱。若不实在吃了,只向口头去讲,虽说甚么精馔,说甚么美味,非不倾耳可听,终是济不得饥。」又说:「圣人之道,有极精微处,有极浅近处,又忽谓不必知不必行,无怪乎其去道日远也。」
伯行又指出:「读圣贤书,当思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是如何,我之所以未至乎圣贤而求至乎圣贤者又当如何;其合乎圣贤者则行之,其不合乎圣贤者则改之,必求如圣贤而后已。先立定这个根基,日积月累,自然渐有长进。若不先定趋向,读书时知有圣贤,到应事时依旧还是庸人,随俗俯仰,与世浮沈,徇情纵欲,流荡忘返,汨没而不能以自振。迨至日暮途穷,岁月逾迈,而始叹生为徒生,死为徒死,不亦晚哉!」又说:「穷经致用,必先谨于少壮之日,着书立说,大抵俟晚定之年,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大丈夫举事,要当为人所不能为之事,若世间容易事,谁做不来。故朱子曰:『不哭的孩儿,谁抱不得。』明道先生论建学择师曰:『俾诸儒朝夕相与,讲明正学,其道必本于人伦,明乎物理,其教自小学洒扫应对以往,修其孝弟忠信,周旋礼乐,其所以诱掖激厉,渐磨成就之道,皆有节序。』其要在于择善修身,至于化成天下,自乡人而可至于圣人之道,其学行皆中于是者为成德。」又言:「以成德者为太学之师,聚天下子弟而教焉,此皆坐而言可起而行者,安得施之今日,而一收其效乎!」
伯行立论平实,言行一贯,他认为善教者无他法,只是教人实下手做工夫,便是善教。善学者亦无他法,只是从实地上下手做工夫,便是善学。仍是本乎朱子「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的主张。
--作者:程运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丈人行
亟行
侣行
倍日并行
倚瑟行
偕行
侠行
便宜施行
健行
偏行
俎行
侨装撰行
热门词语
入的笔顺
旱军怎么读
觊觎怎么读
岁字可以怎么组词
多音字胹怎么组词
统销反义词
浪子回头近义词
气体造句
择的笔画
词海
回页面顶部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