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君子之道
拼音
jun1 zǐ zhī dào
怎么读
【君子之道】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中庸〕全篇,屡屡说到君子之道。其中第十一至十五章,更是以君子之道为中心。第十四章之义参见「素位而行」,其他各章所说的君子之道如下。
第十一章说君子既不会「素隐行怪」,即是君子不会深求隐僻之理,行诡异之事,也不会「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即不会循着仁义而实践,因力量不够,而中途放弃。君子会「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即君子行事无过无不及,该行而行,且贯彻到底,虽不为世人所知,也毫不在意。依乎中庸,是即日常伦理生活实践。儒家之道,虽然有人说高深奥妙,但其实却是从最基本而常见的开始,且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由此努力实践,便可以达到最高的境界,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第二十七章),便是「中庸」一词的主要涵义。
第十二章也说明道不离伦常日用,而又最为高明广大的意义,说「君子之道,费而隐」,费是广大,隐是精微。作用广大,所以不离伦常日用;道理精微,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穷尽地实现。故而又说「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又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君子之道,在伦理常行中开始,若充分实践,便是天地之道。一切存在物所以能不断存在,宇宙所以能持续生化的根据,和人在伦常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实是一致的。
第十三章说「道不远人」,即是说道就在人身边,一加反省便可得到。例如从己所不欲处,便可以知道应该怎样待人。从我希望别人怎样待我处,也可知道别人希望我怎样待他。可见道是如何的切近而平易。此章并以孔子的自我反省之言申明此义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从自己对儿子的要求处,便可以知道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亲,但是否真的如此地对待父亲呢?这样反省,便会感到自己的不足,而未尽到自己的本分。在对臣、弟及朋友也都要同样反省。由此可以知道道的切近,而又难以穷尽实现的原因,大致上关键就在自我反省不够,做的也不够。既是如此,君子所该有的态度是「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即在伦理常行中努力实践,有未能做到的,不敢不倍加努力;做到了也不敢说已经尽了全力。在作出行为时,必须考虑是否符合自已平日所说的;在发出言论时,必须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能企及,君子便是这样的恳切笃实的。此章对君子的神情态度有很具体的刻画。
第十五章说君子之道好比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即是说君子之道就在至近处开始,也就是在切身处实践,犹如要达到高处远处,必从近处低处做起一样。这是上文一再提及的,又具体的比喻出来。本章又引〔诗经〕来说明此义,认为人如果能夫妻和谐,友于兄弟,则他的父母一定也安乐。明白的说,从对待最亲近而常见的人开始,到全家的人,即是〔大学〕所说的修身齐家可达到治国平天下之意。
--作者:杨祖汉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且道
倍道
借道
倒道
偷道
侯知道
便好道
便做道
便道
倡道
候道
假道
热门词语
朴怎么读
熬煎的拼音
骅怎么读
欛字可以怎么组词
儒的多音字组词有哪些
常例反义词是什么
仰屋兴嗟近义词是什么
受伤造句
窕的笔划数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