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應手】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得心應手

拼音

dé xīn yìng shǒu

怎么读

近义词

心手相应

反义词

所谋辄左

【得心應手】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心里怎么想,手便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熟练,运用自如。#语本《庄子.天道》。 后亦用「得心应手」比喻做事顺利。
典源
#《庄子.天道》1>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桓公2>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3>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4>轮,徐则甘而不固5>,疾则苦而不入6>。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7>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8>已夫﹗」

(1) 典故或见于《关尹子.三极》。
(2) 桓公:齐桓公(?~公元前643),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庄王五十一年,以襄公无道,出奔莒。其后襄公被弑,乃归国即君位,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为五霸之首。管仲亡后,怠忽政事,宠幸佞臣,霸业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
(3) 轮扁:制作车轮者,名扁,春秋齐人,生卒年不详。
(4) 斲:音ㄓㄨㄛˊ,砍、削木头。
(5) 甘而不固:松则不牢固。 甘,松缓。
(6) 苦而不入:紧则套不进去。苦,紧。
(7) 数:技术。
(8) 糟魄:即糟粕,比喻粗劣无用的东西。魄,音ㄆㄛˋ。〔参考资料〕 《关尹子.三极》曰:「人之善琴者,有悲心则声凄凄然;有思心则声迟迟然;有怨心则声回回然;有慕心则声裴裴然。所以悲思怨慕者,非手,非竹,非丝,非桐。得之心,符之手;得之手,符之物。人之有道者,莫不中道。
典故说明
「得心应手」原作「得手应心」。先秦大哲学家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曾经说过一个故事:有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有个工匠轮扁在堂下做车轮。轮扁看到桓公读书十分专心,就放下工具,走上堂去,向桓公问道:「您读什么书呢?」桓公就生气地说道:「国君读书,你一个小小的工匠也敢过问!」轮扁回答道:「臣不敢,臣只是从臣工作的角度来看,臣要将轮子装上车轴时,如果车轮太松车轴就不牢,太紧的话就装不进去。只有不松不紧,才能制作出一个好轮子,这完全依靠熟练的技巧,心里怎么想,手便能怎么做,这其中的技术,都是经验的累积,无法用言语文字说得很明白。我无法传授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身上领会。古人的经验和智慧也是如此,不可能完全藉着书本传授给后人。大王,您所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啊!」后来「得心应手」这句成语就从工匠轮扁所说的「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技艺熟练,运用自如,或用来比喻做事顺利。
书证
  • 0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张僧繇》:「千变万化,诡状殊形,经诸目,运诸掌,得之心,应之手。」
  • 02.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七.书画》:「予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
  • 03.明.汪錂《春芜记.第六出》:「披长剑风生蒯缑,恣挥霍星昏旄头,须得心应手,君知否?」
  • 04.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零.查初白诗》:「阅历益久,锻炼益深,气足则调自振,意深则味有余,得心应手,几于无一字不稳惬。」\\u001a
词典附录
  • 常用题辞表:用于祝贺人医院开业的贺辞。语本《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比喻对病痛诊疗能顺利恰当。
  • 修订本参考资料:心怎么想,手便能怎么做。语本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比喻做事很顺利。明˙汪錂˙春芜记˙第六出:披长剑风生蒯缑,恣挥霍星昏旄头,须得心应手。亦作得手应心。

来源:成语词典

【得心應手】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得心應手】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简编版

相关词语

丢手 偷香手 停手 刀斧手 假手 出手 切手 到手 上下其手 上上手 上手 下手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