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消弱(Extinction)
定义
是指经典条件作用中条件反应形成后,如果一再的单独重覆出现条件刺激,而不呈现无条件刺激,则原来形成的条件反应,将会因之而逐渐减弱,最后终于消失。(注1)
原则
当某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某个人出现先前被增强的反应,而现在不增强此一反应,那么这个人在类似情境中再出现这个行为的机会就会减少。(注1)
影响有效性的因素
- 1. 控制愈消弱行为的增强物,且在运用消弱时,其他人或环境所提供的增强物可能会抵消弱的使用,因此也需注意。
- 2. 消弱行为搭配正增强替代行为,当消弱配合正增强其他替代行为时最有效,因为当结合这两个程序时,比起单独使用消弱,能更快且减少不当行为的频率。
- 3. 执行消弱的环境,考虑到进行消弱的情境,可以减少其他增强对对不当行为的影响,而且使行为改变坚持下去的机会最大。
- 4. 注意指导语,善用规则。
- 5. 在每次行为后都有增强的持续增强,消弱其行为的效果最好。
- 6. 在消弱期间,行为变少前,可能会增加,这称为削弱激增。因此不应为此而中断消弱,持续执行消弱才能达成原先设定的目标。
- 7. 在消弱自伤行为的研究中,单独使用消弱为介入策略时,几乎有一半的个案会出现攻击行为。
- 8. 消弱行为可能在一段时间后重新出现。
缺点
- 1. 越不清楚消弱原则的人,越会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运用消弱原则在其亲朋好友的善意行为上,最终减少了善意行为。
- 2. 当教师或是心理师等运用行为改变的知识努力帮助并消各体时,可能会其他被不了解消弱概念的他人所破坏,因此无法顺利的达到成果。
关键字
- 中文关键字:消弱
- 英文关键字:Extinction
参考资料
1.Garry Martin、Joseph Pear着。黄裕惠 (译)(2012,第四版)。行为改变技术理论与运用(页84~97)。 双叶书廊。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