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民惟邦本
拼音
mín wéi bāng běn
怎么读
【民惟邦本】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词典附录
修订本参考资料: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书经˙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元史˙卷一三零˙阿鲁浑萨理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亦作民为邦本。
来源:成语词典
【民惟邦本】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书经.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元史.卷一三零.阿鲁浑萨理传》:「民惟邦本,伤本以敛怨,亦非宰相福也。」也作「民为邦本」。
来源:辞典修订版
【民惟邦本】 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如下:↓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造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经.五子之歌》)
来源:辞典简编版
【民惟邦本】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民惟邦本」一辞,出自〔尚书.五子之歌〕;记载太康耽于享乐,荒废政务,人民不堪其苦,有穷国君羿,乘太康狩猎之际,出兵阻止太康返国。太康的五个弟弟就以太康为监,并循先祖大禹之遗训,作成〔五子之歌〕。经文上说:「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君王应亲近百姓,不可视百姓为卑下之人,只有人民才是立国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会安宁。
国家的构成要素有三:人民、土地与主权;而三者之中以人民为首要,无人民则土地荒废,政府无法组成,主权亦无从行使。国家为人民之集合体,古圣先贤深明此理,阐扬「国之本在民」的理念。如〔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学〕的「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这些民本思想的重点,就在执政者首应尊重民意,为民谋福。观之历代政治,顺民则昌,逆民则亡。君王仁民爱物,视民为国之瑰宝,则天下大治;反之,君王倒行逆施,视民为草芥,人民离心,则国必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哲理,是中国政治哲学的正统思想。
--作者:傅元龙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俗本
倍本
停利归本
刊本
保本
修本
全本
刻本
副本
剧本
于大本
仿宋本
热门词语
引申义的解释
節敬是什么意思
菡萏怎么读
水能组什么词
性的多音字有哪些组词
避实击虚反义词是什么
浑水摸鱼近义词
失主造句
錑的笔顺
词海
回页面顶部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