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类】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乐类
拼音
lè lèi
怎么读
【乐类】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乐类为历代书目「经部」中的一个类别,以收录属于庙堂雅乐类的音乐书籍为主,但亦杂厕后世俗乐曲。
古以易、书、诗、礼、乐、春秋合称六经,但是事实上有「经」的只有易、书、诗、礼、春秋,并不包括乐。有些学者认为乐本无经,只有音乐,日久渐渐不传;但也有学者主张乐本有经,只是亡佚了。姑不论乐经原本如何,就今所知,汉代时已无〔乐经〕传世,但自〔七略〕以来、六艺略中仍立乐类,唯因无古乐经,是以〔汉书艺文志〕所载六家,皆为汉代音乐书籍,而且皆以雅乐为主。
〔隋书经籍志〕以降,仍是沿袭汉代作法,在经部中立乐类,收录音乐方面的书籍。唯自〔七略〕以来,并未对此类的收录范围下一明确定义,再加上乐本就没有古代经典传世,所以收入乐类内的书籍就不再以雅乐为限,民间或文人间的俗乐、在体裁上无论是理论或是乐谱的书籍,均一律纳入乐类中。
这个现象到了宋代有所转变,先是郑樵撰〔通志.艺文略〕,并不把乐隶属于经,而是另外立乐类,与经类是平行地位的。到了南宋末,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虽然采用四分法分类,可是却在经部中不立乐类,而是在子部立音乐类,收录音乐方面的书籍。陈振孙自称他这种分类方法是承自现在已失传的〔郑子敬氏书目〕,(郑子敬名寅,为郑樵族孙),并且在子部音乐类小序中说明他如此分类的理由是:「刘歆、班固……所谓乐六家者,影响不复存矣。窦公之大司乐章,既已见于〔周礼〕,河间献王之乐记,亦已录于〔小戴〕,则古乐已不复有书。而前志相承,乃取乐府教坊琵琶羯鼓之类,以充乐类,与圣经并列,不亦悖乎?」可知在陈氏的分类理念中,乐既已无先秦传下来的经,后世乐书就当降到子部,视为杂艺即可。
明代末年祁承烨编〔澹生堂藏书目录〕,以及清初黄虞稷编〔千顷堂书目〕,都把后世礼书和音乐类诸籍合并成礼乐类。前者置于史部内,后者仍置经部。不过他们强调音乐类书籍皆后代产物的理念则是相同的。
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官修〔四库全书〕时,对乐类的处理又有了更进一层的理念。〔四库全书总目〕主要强调的分类标准,不在于所见音乐书籍是先秦以前成汉代以后,而在于每书内容的雅与俗。乐类小序说:「……顾自汉氏以来,兼陈雅俗,艳歌侧调,并隶云韶。于是诸史所登,虽细至筝琶,亦附于经末……悖理伤教,于斯为甚。今区别诸书,惟以辨律吕、明雅乐者,仍列于经;其讴歌末技,弦管繁声,均退列杂艺、词曲两类中。」自此以后,音乐类的书籍就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凡雅乐就入经部乐类,其他俗乐就被排除在经部之外了。
--作者:周彦文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似类
像类
伦类
凹缘类
俦类
充类
全毛类
全缘类
全蹼类
出类
下毛类
介形类
热门词语
年礼的拼音
伸伸是什么意思
憧憬怎么读
虽字可以怎么组词
多音字枃怎么组词
诘屈聱牙反义词
韵事近义词
降火造句
蒡怎么写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