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思教学法】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问思教学法

拼音

wèn sī jiāo xué fǎ

怎么读

【问思教学法】 Wiki解释

解释如下:↓


问思教学法是1979年间,由美国学者毕夏普介绍到国内,并尝试在小学社会科使用。依据研究的结果,此种教学模式,对儿童学习兴趣、思考及判断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效果。

学习准备:强调人类解决问题必须循着一定的步骤,问题有扩散性问题和聚敛式问题,也有学者有其他细向分法。

进行教学:分为演绎法和归纳法。

过程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选择假设与证假设(有点像专题研究)根据陈青青的整理,问思教学法的模式如下:

目录

一、引起动机及概念分析

1.引起动机。

2.列举事实(或次要概念)。

3.讨论分类。

4.确定名称。

二、归纳统念

1.整理资料。

2.提出假说。

三、证明应用

1.证验假说。

2.应用统念(通则)。

四、价值判断及选择

问思教学法最重要的活动是归纳统念。所谓统念,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所组成的通则,它通常叙述此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一个统念(通则)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 是以叙述性句型的方式来表示。

2. 包含两个以上的概念,及其彼此的关系。

3. 是一个可被广泛应用的通则,不包含特定的人、地和事。

因此在归纳统念(通则)的教学中,应由收集事实、形成概念而导出通则,是由下而上的方法,即归纳教学法;但在从事教学设计时,却是先根据目标和学科通则,拟定儿童应学习的统念(通则),然后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概念,再找出每一个概念所包含的事实,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演练的历程。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社会科、问思教学法

英文关键字:Social Studies、Q. Thinking Approach

参考资料

陈国彦博士着。社会领域课程与教学,1996年3月,页131-132,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来源:教育Wiki

相关词语

互教法 俊法 借代法 倒句法 倒仓法 倒装法 像法 仪法 假设法 免役法 保马法 保险法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