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全语文教学
全语文是一种以儿童本位为基础的语文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创意、意愿、生活经验、以及自学语文的能力;主张语文的学习应该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文情境中来进行,以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文字作为教材,并以「沟通」及「意义」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沈添钲,1991)。
全语文是结合理论与实务的教育哲学观,尊重孩子的学习自主权及能力,强调在真实的情境脉络下,透过有目的的听说读写及各种策略来学习不可分割的语文,就是主张语文的学习要有完整的意义及情境,先学整体,然后再从整体到部分;并统整各学科经验。全语教师与孩子共同规划课程,组织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以建构有意义的学习。(黄云溎,2002)
全语文的理论架构
(引自黄云溎,2002)
- 语言学习是整体的:全语文主张使用文学作品为课程及阅读教学的架构,让学生从「学习语文」(learning language)、「关于语文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透过语文学习」(learning through language)的过程中,以语文为工具,透过听、说、读、写来探索世界。文学作品是完整而真实的语文,加上教学活动以主题统整,这就是完整的学习。
- 语文学习是跨符号系统:外语的学习,设计各种不同符号(语言、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的教学参与活动,可以提供学生延伸意念的表达,得到多元的学习。
- 语言的使用以意义为中心:语言学习的目的是沟通,重心在于意义和实用功能,所以语言的教学应在有意义的社会语言事件中,有目的使用语文学会读写。
- 语文学习是结合生活经验:Goodman(1986)主张对学习者而言,语言唯有在社会情境中,在使用的情况下,才具有意义,也唯有在这样的情况中,语言才容易学习,孩子在听说和读写事件中发展他们的语言,听说和读写事件,都应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而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真实的、和生活相关的语言。
- 语言学习是与环境中的文字互动:以全语教师要重视教室环境的营造,提供丰富的文字刺激,依照主题布置教室,让学生在主题探索活动中,将语文融入活动,进行统整学习。
- 语言学习是社会学习:营造社会互动的教学环境,经由师生、同侪间的互动、协调,互相学习,而学会社会中语音、语意、语法和语言的实用法则,可以让学习更广、更深。
- 冒险和错误是语言发展自然和必要的过程:鼓励学生猜测,才能具有冒险心去自创语言,也才能建构自己的意义。所以老师要允许学生冒险、犯错。错误的产生能够提供老师更多学生的讯息,透过老师的引导,他们能错误中成长,他们将逐渐发展出符合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
全语文在教学上的应用
(引自吴芬玲,2004)
- 朗读:老师先念绘本内容给儿童听,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认识故事的基本结构。儿童也可以齐声朗读、轮流朗读,化身各种角色,以不同的声音朗读故事。教师可以藉着朗读活动,培养儿童倾听、专注的能力;读故事给儿童听,可以同时增强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 写日记:教师应鼓励儿童用任何记号或自己发明的拼字来写日记或班级日志。儿童将发生在自己身旁周遭的事情纪录下来,可以由老师批阅、答覆,是很好的互动交流管道,老师提供一个适合书写的情境,让孩子尽情发抒与分享,兼具「作者」与「读者」身分,在分享中孩子的书写能力会越来越进步。
- 默读:全语文教室提供大量书籍供儿童阅读,儿童可以独自阅读自己挑选的书籍,这些书籍可能是儿童自己带来的,或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也可能是他们自己「出版」的书。
- 好书分享:让儿童将自己读过最喜欢的书带来和同学分享,儿童可以自己讲故事或念故事,说说自己对这本书的意见,其他儿童也可以提出他们的看法互相讨论。
- 语言经验图:学生针对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如校外教学),运用五官「看、听、感、想、做」,画出该事件的树枝图,并加上标题或句子说明该图,请学生自己来口述并写下来,完成的作品大家一起来分享。
- 角色扮演:全班学生一起分配角色,演出书中情节,并可交换角色再演。从戏剧演出中,孩子可以同时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
- 讨论:全语文教师鼓励孩子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生活体验、读过的故事、问题、意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交谈、移动,不只自己说也听别人说,从讨论中修正自己的想法。
中英文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全语文教学
英文关键字:Whole Language
参考资料
沈添钲(1991)。简介「全语言」的语文教学。教师之友,32(4),27-32。
黄云溎(2002)。全语文教学对小学身心障碍资源班儿童英文学习之个案研究-全语取向。台北师范学院儿童英语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芬玲(2004)。运用图画书实施全语文教学之研究—以「小榕树儿童读书会」为例。台中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小学教师在职进修语文教育教学硕士班论文。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