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模式】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行为改变模式

拼音

háng wéi gǎi biàn mó shì

怎么读

【行为改变模式】 Wiki解释

解释如下:↓


行为改变模式(Behavior Modification)

目录
(一)基本理念
Skinner 表示人类出生时就如同一张白纸,本身没有意图,需经过外在环境的刺激,才会有所反应,同时,也受到外在环境影响所控制,而满足其基本需求(陈木金,1999)。学生必须接受老师的指导,才能表现出适当的行为,因此,教师需安排适当的增强计划,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自我管理。此理论表示,人类行为如果未经适当的教育,社会上的犯罪、贫穷、战争等问题,就会不断的增加,可见教育之重要性。
(二) 有效的班级经营策略
在学生表现出良好行为时,教师就应立即给予奖赏,以使学生的好表现能持续出现,对于学生学习的行为,则可使用渐进的方式给予增强,以帮助学生持续进步。在行为建立初期使用连续增强,可达最好的效果,待行为达到一定期望时,则使用间歇性增强予以维持(张民杰,2007)。
懂得善用实际增强物(玩具、糖果、文具、代币游戏时间等)与社会增强物(称赞、微笑鼓励、鼓掌、赞扬等),使用初期,两者可并用,待行为维持稳定时,仅给予社会增强物,最后,两者皆移除时,学生仍能表现出良好行为(郭明德,2001)。
行为学派认为在必要情境下才能实行惩罚,只能偶尔使用且需审慎,在惩罚前,需明确告知学生过错在哪里,尽量使用剥夺其权利(下课时间、游戏时间等)的惩罚,少用体罚(郭明德,2001)。
(三)优、缺点
对教师而言,行为改变模式的优点是,不管运用在何种年纪的学生身上,都易于施行而且效果显着,对学生而言,行为的标准一致、持续及明确,学生清楚知道标准为何,容易遵循;但缺点是,当酬赏终止时,预期行为也可能终止,此模式的主要控制者在老师,因此,无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陈木金,1999)。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行为改变模式
英文关键字:Behavior Modification

参考资料

李怡慧着。小学社会领域教师班级经营策略与学生学习适应关系之研究,2012年,页24-25,屏东教育大学社会发展学系社会科教学硕士班硕士论文。

来源:教育Wiki

相关词语

俏式 倒数方程式 仪式 判别式 凯式 假模假式 代数方程式 代数式 乾式 仰式 伏式 令式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