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领时期纵贯铁路】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清领时期纵贯铁路

拼音

qīng lǐng shí qī zòng guàn tiě lù

怎么读

【清领时期纵贯铁路】 Wiki解释

解释如下:↓


财政窘境 被迫中断

初期台湾铁路的兴建,是一段不是很顺利的历史。台湾的铁路创始于刘铭传担任巡抚时,在台北到基隆间所兴建的铁路,这是台湾第一条以载客为目的的铁路,这段铁路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十月通车,台北以南的路段则继续兴建。原本计划兴建至台南,但是因为继任的巡抚邵友濂以财政和施工困难等因素中止兴建,所以当时就只建设到新竹,而没有再往南延伸了。

民众排斥 施工困难

清朝时代所兴建的这段铁路,因为当时民智未开,怕自己家的风水被影响,避之唯恐不及,皆以「妖马」、「火轮车」来称呼他,或是施工人员收受了乡绅们的贿赂而擅自「脱线」,所以铺轨的路线不停更改,改到最后就是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迂回,大大降低了火车行驶的效能。而在这段建筑工程当中,最艰钜的就是位于基隆、八堵间,题有「旷宇天开」四字的狮球岭隧道了。这个隧道是台湾第一座火车山洞,整整花了三年才完成。整个隧道在洞内呈现曲线状,坡度约二十六分之一,比目前营运中的山线坡度还大。值得一提的北侧的洞口比南侧的洞口高,也比较大。

关键错误 乌龙施工

清代的士兵除了担负保家卫国的军事任务之外,常常也需要负责国家建设的施工。据考证的资料显示,隧道当初由两端同时开挖,挖掘一阵子后才发现北侧挖得比较高,只好往下挖,让南北能接通。会造成这起「乌龙事件」有很多原因,包括测量技术不够完善,以及当初请来设计监造铁路的欧洲工程师和清朝的兵勇,文化与挖凿技术上的差异,才会造成这种洞内洞的奇景。虽然当时的火车营运每天只有两个班次往返,而且运费昂贵,且初期在农历除夕、初一、初二、三月三日、五月五日、八月十五日都休业,所以并未对岛内的交通运输结构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对台湾而言,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创始里程碑。


来源:教育Wiki

相关词语

借路 便路 促路 个碧铁路 修路 修桥补路 仕路 代路 出路 上二路 上三路 上路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