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丁男逃亡的一方面是忍不住沉重的税役负担,另一方面是官人常强制给田农民耕种职分和公廨田,丁男因不能忍受奴役而逃亡。这种现象至武周时已相当严重。因此,李峤曾于公元695年向武则天提出逃户对政策,建议实施连保制度,以防逃亡;不罚己逃者之罪,鼓励其归乡入原籍,若愿定居寄寓地,许其附籍于该地等,公元721年(开元九年),出身关陇集团的字文融承继李峤之对策,建议实施括户政策,亦即括逃户入籍,已徵收租庸和地税,藉以恢复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但到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字文融改变原本方针,令浮逃户附籍于寄寓地,称之为客户,以别于徵收租庸调的主户,课以较轻的户税。这是租庸调制的修正。事实上,户税并非起于此时。唐初即依资产江户分为九等(一等户到九等户),称维户等制,然后依户等争税钱(缴货币)。另外,唐初亦依户等徵地税,作为歉收时发放的义仓米。因此,括地政策按户徵税的情形与租庸调制并不相同,括户政策的改变意味着计口授田的户籍记帐制已不切实际,而改以笼统的户等为徵税标准。到安史之乱以后,由于令外使职的增加,政府的财政不夫应用,又新设青苗钱和地头钱(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按耕地保有额徵税,至此已经正式承认大土地所有制。
中文关键字:宇文泰、安史之乱
英文关键字:Yuwen Tai、An Lushan Rebellion
李永炽/着。中国全集2历史中国,1982年出版,页128~129。锦绣出版社有限公司。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