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生态系统观取向(Ecological Systemic Approach)
- 此取向是从家族治疗的理论而兴起,强调个体不能独立于环境,尤其是早年的家庭环境而生存,此取向进而扩大到整个较大的社会环境系统。其主要理念包括:
- 1.个体本身即是一个系统,包含:认知、情绪、行为或生理等次系统,这些次系统也互相影响。
- 2.个体也是过去与现在的家庭系统之一份子,进而也是更大的社会系统,例如:学校、社区或职场的一份子。
- 3.个体的困扰问题可能来自个人内在的的病理观,也可能来自个体与环境的不适配所导致。
- 生态取向强调多元文化的脉络,个体的困扰问题,要从更大的社会文化观点来看待,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体的所有行为与所处环境,均具有相互性。助人者在探讨个案问题的缘起与持续时,必须以全貌性的观点加以了解,例如: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在学校惹事生非,让老师很头痛,同学更是敬而远之,若细究其成长背景,会发现其来自暴力家庭,是一位经常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且其所处社区亦是在各种三教九流人士,出入相当繁杂,警察常来处理争端的地区;在这个地区要能存活,就是要靠拳头取胜。因此在探讨这个孩子的行为时,除了考量其个人因素之外,也要将其家庭与所处社区的因素纳入。
- 生态系统理论是依据Bronfenbrenner及knoff的理论,强调两个重点:(1)不管是个体本身或是较大的环境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均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另一个改变;(2)较大系统的需求和目标优先于次系统。也正因为此取向是从较大的生态系统来看,因此如性别、种族、 社会经济地位或是政治、宗教、经济或文化的影响均需列入考量。
关键字
- 中文关键字:生态系统观取向
- 英文关键字:Ecological Systemic Approach
参考资料
- 王文秀、田秀兰等人着。儿童辅导原理。1997年初版。页144-145。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