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福德正神,民间俗称土地公,亦有称为福德爷、伯公、大伯爷、后土或简称土地。福德正神传说亦多,有传福德正神姓张名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廉正;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零二岁。死后三日容貌不变,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过了不久,即由贫转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故生意人常祀之。
(一)清朝乾隆五十六年(民前一百二十年),有林、张、刘、池、吴 、沈等七姓祖先由国内福建迁渡到台湾,奉请福德正神随行庇佑佑,一同落居本庄「猴猴」,初到本地资源久缺,以土角建造奉祀。
(二)原有土角造厝顶盖茅草约三、四坪,大约1926年翻修厝顶盖瓦。
(三)1939年大台风那年土角庙半倒,当时猴厝倒很多,又逢七七事变,所有金、银、铜、铁均被日本人没收,连三界公炉、窗户之铜铁也被拆下没收,可知当时资源久缺,因此一直无法重建,约过了四、五年左右始重建木造包砖(呷栋厝)庙顶稍有翘脊面积约十坪
(四)1962年又因台风受损,原庙拆除重建,于1964年(龙年入庙)重建完成钢筋土造面十五坪,庙顶翘脊。
(五)1996年重建完成为目前之北方式三层建庙宇二八六坪,同年十月三日寅时神殿安座。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