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雾社事件(Wushe Incident)是1930年10月17号清晨,当雾社公学校正在举办运动会时,原住民蜂拥而出,将在场的日本官民(包括)及学生杀害。同时又袭击雾社分社、学校、邮局,职员宿舍、民家、分市中心以及附近13处警官驻在所。参与人原有旧台中州能高郡雾社分室管辖内所属的「雾社蕃」11社中的6社原住民壮丁约于330余名。事件发生后,台中州立即召集178名警官,随后得知的台湾总督府也从其他州厅调集698名警官。同时,屏东第八飞行连队,也派两架飞机至雾社上空侦查。而陆军方面,直接由台中第二队,台南第二连队、台北山炮队组成,并在部队编成后,即向雾社方向进军。30日,所有的后续支援队、陆军派遣部队揭开抵雾社,正式开始攻击。初时,由于反抗的原住民占了地形的优势,讨伐队伍受挫,遂利用亲日的原住民餐与镇压行动,作为「以蕃制蕃」的工具,再派飞机以机枪扫射,或投弹轰炸躲藏于溪谷的原住民。11月下旬,起事的原住民抵抗力完全瓦解,同月20日,军警联合搜索队解散,渐次返回原单位。12月26日雾社的警备恢复常态。12月30日总督府正式宣告「雾社事件」结束,决定「集团移往」于其他两社,并以「保护蕃」称呼。共有561人被收容,台湾总督石塚英藏和总务长官木下信等都因为雾社事件去职。
中文关键字:石塚英藏
英文关键字:Ishizuka Eizō
许雪姬/着。台湾历史辞典,2004年出版,页1339~1440。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