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内隐的人格理论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目录 |
过去西方社会心理学者针对内隐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G. Kelly 与 F. Heider 等人。Kelly(1955)所提出的个人建构理论(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强调个人用以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建构之复杂性与重要性。注2Heider(1958)则以常识心理学(commonsense psychology)的角度来探究个人理解生活周遭中的人与事时所用的俗民理论(lay theory)。注3
基本上,内隐理论指的是个人对其生活周遭的他人所持有的某些特定信念,个人使用这些信念来知觉、理解、解释,或者预测他人的性格、行为、动机等(Wyer & Lambert, 1994)。注4
假如我们认为某个人是外向的、好交朋友的,我们同时也期待他是个爱说话的人。他可能并不爱说话,但是我们会认为他是。这就是人格的内隐理论所欲解释的,为什么我们对人的不同行为形态会有某种的预期(基模),认为这些行为是应该聚在一起的。人不只是单纯取得他人看法,更明确而言,乃是藉由通过填满许多失去的讯息,整理而成个人的全部观念进而形成一种较完整的意见与境况。我们所做的方式之一,就是要通过所涉及到的,作为一种「内隐的人格理论」。注1就某方面而言,确定个人特质与其他特质是相关的,这就是一种信念。假如我们所观察到认为某一种特质是一组特质的一部份时,那么将能猜测到个人也具备那些特质的其他部份。对于什么样的特质能够相配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身的观点。例如:对某些人而言,特质「聪明的」、「安静的」和「友好的」等等,可以组成一组。倘若观察到某人的行为是「友好的」、「安静的」行为,那么就可能将「聪明的」该种特质加诸于某人,却不需任何直接证据来证明。而特质印象的构成依赖下列三个因素:核心特质的观念、观察特质的程序、原型和刻板印象的影响。注1
注1:屏师国教所研究会主编,《教育名词汇编》(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2五版),页213。
注2:Kelly, G. A. (1955).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 New York: Norton.
注3:Heider, F. A.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Weily.
注4:Wyer, R. S. Jr., & Lambert, A. J. (1994).The role of trait constructs in person perceptio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P. G. Devine, Hamilton & T. M. Ostrom (Eds.), Social cognition: Impact o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