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官之制】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六官之制

拼音

liù guān zhī zhì

怎么读

【六官之制】 Wiki解释

解释如下:↓


故事

由苏绰着手,死后由卢辩完成的官制改革即是复古维新最明显的表现。此一改革系模仿「周礼」中所载的周官而来。宇文泰发觉废西魏皇帝,自立为帝,见国号为周,即依此志向而来。「周礼」所述的周关系以六卿为天、第、春、夏、秋、冬六官府的首长,统领自己的官属,直接与天子连系。各官府含有后世中央集权所无的自立性。这种分工关系形成了整体和谐的统治世界。自立与统一交织而成的世界才是有秩序的王道世界。整体的公共世界因各官吏对职务的自发性而获得由下而上的支持。由此可知西魏模仿周官创出「六官之制」的意义。为与此相互配合西魏和北周的官致中并无所谓的清浊之别;虽有流内官与流外官之分,但这只是官阶的上下,并非依据士庶的身分差别而来。在官吏选用方面,亦完全摒除门阀主义,而以举贤才为主。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所述虽是地方官的任职须知,列举了「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血狱讼」「均赋役」六条,而与擢用官吏最有关的「擢贤良」却特别强调:「今日所选举者,当不限资阴,维在得其人,自可以起厮养而维卿相。」明显表示了唯才适用的原则。「六官之制」创立时,担任六卿的全是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即以柱国大将军,任大蒙宰,实际上是军政合一的政权。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苏绰

英文关键字:Su Chuo

出处

李永炽/着。中国全集2历史中国,1982年出版,页112~113。锦绣出版社有限公司。


来源:教育Wiki

相关词语

AA制 偏制 假制 保护状制 克制 全制 创制 丁忧守制 上制 下制 上制 偶婚制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