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道德哲学】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中庸的道德哲学

拼音

zhōng yōng de dào dé zhé xué

怎么读

【中庸的道德哲学】 Wiki解释

解释如下:↓


中庸的道德哲学

目录

前言

勿走极端这个中庸金律,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说的中心思想,也是注重过程论的必然结果,那就是说,良好的品德,不是停留在两个极点上,而是不会太过,也不会不及,恰到好处。介于过与不及之间的中庸,绝非数量上得中,若过是起点,不及是终点,而行为犹如从起点到终点的抛物线,最高点代表善,则中庸就有如下图所显示的状况,处于过与不及两极连续性的中,位置如何,虽难用算术方式加以测量,个别差异应列入考虑,比如说,一般人吃十磅食物太多,两磅太少,二者皆不当,正确的分配是六磅,但是对体育竞技者而言,就不能做这种安排,善于分配食物给体育系的学生与音乐系的学生,不会二者等量齐观,至于判断一种行为是恶,还应确认三件事情,一是该行为的性质及行为的次数,二是行为者当时的心境,三是受害者是什么对象,当时的状态又是什么,如何在此二者之间的事,就更费心思了。

举例

学者试图对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各种不同行为,提出以下过与不及还有中庸,其中关于过的部分,分别有懦弱、放纵、挥霍、放肆、自负、暴躁、自吹自擂、滑稽、逢迎、害羞、忌妒,而不及则是,鲁莽、冷淡、吝啬、拘谨、卑怯、抑郁、自暴自弃、粗俗、忍气吞声、厚颜、敌意,最后则是中庸之道的部分,勇敢、节制、慷慨、端庄、自尊、温和、诚实、机制、友谊、谦逊、愤慨,以上我们说,量可以有中,质则无中,考试成绩(成就)属质,非量,品德属质、也非量。

关键字

中文: 中庸的道德哲学
英文:nothing too much

参考书目

林玉体(2011)。西洋教育思想史,页71-73。三民书局。

来源:教育Wiki

相关词语

俗文学 俗学 仿学 停学 个性心理学 个别教学 仪注学 伦理学 儿童文学 儿童心理学 儿童学 修学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