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
意义
会心团体是由很多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努力,尤其是完形学派及Rogers最有贡献,主要重点在于团体中成员的成长。Rogers认为,会心团体的基本原理在于密集的团体聚会中,创造安全的团体气氛,使成员放下防卫与不安,坦诚表达自己内在的感受,了解自己与别人,改变个人态度与行为,并学习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注1)
目标
朱秉欣(1975)认为,会心团体是藉由团体成员间的交互反应,而促成个体成长发展,便利成员间的沟通,改善成员之间的关系。Eddy和Lubin(1971)也认为,会心团体强调扩充成员的知觉,探索内心与人际关系,解除内在的压抑,达到个人的成长。
过程
- Rogers(1970)依会心团体心理转变可能的序阶,划分成15个阶段,这些阶段能使领导者了解成员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作为带领团体指标。
- 1. 蘑菇:团体刚开始时,领导者让成员有相当大的自由,成员不必为团体的发展方向负责。
- 2. 不愿意探索自我和表达自我:在这个阶段,成员不希望再公众面前谈论自己真实的经验与内心感受,却渴望别人能打破沉默,但有不希望有人控制团体。
- 3. 描述过去的感受:虽然成员信任感仍在冲突中,但是慢慢开始表达自己感受,由其过往事的感受。
- 4. 表达消极感受:可能因为其他成员的表现、或是领导者的引导,引发成员间的不满。
- 5. 表达及探查个人切身的问题:成员以能感受到团体的接纳与包容。
- 6. 在团体中表达直接的人际感受:在此阶段,成员彼此表现开放经验,而此经验能增进团体信任的气氛。
- 7. 在团体中发展助人的能力:在此阶段,每为成员皆能表现一种助人的、催化的、治疗的方式来处理别人的痛苦和困扰。
- 8. 自我接纳即开始转变:由于团体的接纳,成员开始能培养自我的接纳,同时对他人表现真挚感情,促成自我的改变。
- 9. 揭开假面具:每为成员开始卸下面具,不再企图自我防卫或隐脏自己。
- 10. 接受回馈:成员在团体表达及互动中,或的许多有关自己行为的讯息或资料,这些讯息、资料有助于自我了解。
- 11. 对质:由于回馈过于温和,而无法真确表现感受,因此对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善用对质,能促进成员彼此真正的了解,同时也能帮助自我接纳。
- 12. 团体活动外的助人关系:在团体外也能发展相互辅助的关系。
- 13. 基本会心:成员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同理心和亲密感,这种极亲密的关系也是人类基本会心和我-汝的关系。
- 14. 积极感情和亲密的表达:此时成员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接纳彼此的关系。
- 15. 同体中的行为改变:在最后阶段,成员的行为产生改变,变得能更了解、接纳、尊重自己,此外,人际关系感善了,个人困扰也解决了。
关键字
- 中文关键字:会心团体
- 英文关键字:Encounter Group
参考资料
1. 吴武典、洪有义、张德聪(2010,二版)。团体辅导 (页245~248)。 心理出版。
来源:教育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