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耳忠言】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逆耳忠言

拼音

nì ěr zhōng yán

怎么读

【逆耳忠言】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义参「忠言逆耳」。见「忠言逆耳」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忠言逆耳」之典源,提供参考。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2>己疾也;忠言拂3>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1) 典故或见于《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孔子家语.卷四.六本》。
(2) 已:停止、结束。
(3) 拂:音ㄈㄨˊ,违逆不顺。〔参考资料〕 ■《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孔子家语.卷四.六本》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忠言逆耳」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于是他把满窗u芦漫磠t雄心,写成《韩非子》一书。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提到︰有用的药,吃起来虽然觉得很苦,但是聪明的人却会勉强自己喝下它,因为知道吃下之后能够治好自己的病;忠直的话语,听起来让人很难受,但是英明的君主却会听从,因为知道采纳之后可以成就大业。后来「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诚恳正直的规劝往往刺耳,而不易被人接受。
书证
  • 01.明.无名氏《四马投唐.楔子》:「谁想此人不听某之言,他久后悔之晚矣也。我忠心主意要兴兵,逆耳忠言不肯听。」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忠诚劝诫的言语往往刺耳而不被接受。明˙无名氏˙四马投唐˙楔子:谁想此人不听某之言,他久后悔之晚矣。我忠心主意要兴兵,逆耳忠言不肯听。亦作忠言逆耳。

来源:成语词典

【逆耳忠言】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相关词语

乞言 俚言 俗言 倍言 倒言 侯嬴重一言 便言 倡言 佯言 例言 伦敦宣言 假言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