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解释如下:↓
补救教学(remedial instruction)
目录 |
是指针对学习低成就、低落或欠佳的学生,实施额外的教学时间,以提升其学习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
由于学生具个别差异,学习能力不一,采用同样的教材和教法,对某些同学可以学得很有成就,可是某些学生却成为低成就,这种现象可能跟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学习态度有关,就教育的观点而言,必须采取适切的方法,给予有效的协助和指导,补救教学被视为一种很好的措施。因此,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补救教学的实施,即使在先进的美国,补救教学并不限于中小学生,一般大学或社区学院也会针对成就不足的学生实施补救教学。而目前我们的早期补救教学,都是以特殊学生为主,后来扩及到一般低成就的学生,亦即智力正常,可是其学业成就表现明显低于其能力水准,或者学生的实际学业表现明显低于班级平均水准的学生;目前随着补救教学理念的发展,不限于特殊学生或低成就学生,凡是学业成就表现不及格或明显低于其他同学,亦列入补救教学的对象。
补救教学的模式,通常是采「评量─教学─再评量」的循环历程模式,所以须先评量学生的学业成就,然后诊断其低成就或低落的原因,接着采取适当的额外教学,教学之后再进行评量,以了解其学业成就表现,万一其结果仍不尽理想,仍须遵循前述步骤,直到学生成就有良好的表现为止。为了便于补救教学的实施,多数采用资源教室的方式实施,教学生安排在学生教室上课,接受老师的指导,随着电脑科技的进步,补救教学已经不限于传统资源教室,也可采用电脑辅助教学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方式。基本上,补救教学与补习教育不同,前者以特地学生为对象,只在增强其学习能力不足为目的;后者则以全民为对象,只在提升全民生活知识和教育程度为目的,国内各类以升学为目的之文理补习班,不能视为补救教学之机构。一般而言,国内外实施补救教学的机构,都是在学校实施为主。不管国内教改诉求──「带好每一位学生」或美国教改诉求──「不让一位学生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都相当重视每位学生学习的表现,而要提升每位学生的学业表现,补教教学应该是相当有效的措施,因此,如何研发适切的学业成就评量诊断工具,发展课程设计和教材教法、规划师资培育、运用资讯科技、善用社会资源、鼓励义工参与等,以提高补救教学效果,实属未来重要课题。
中文关键字:补救教学英文关键字:remedial instruction
来源:教育Wiki
解释如下:↓
来源: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