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作戏】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当场作戏

拼音

dāng chǎng zuò xì

怎么读

【当场作戏】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义参「逢场作戏」。见「逢场作戏」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逢场作戏」之典源,提供参考。 #《景德传灯录.卷六.江西道一禅师》有小师行脚回,于师前画个圆相,就上礼拜了,立,师云:「汝莫欲作佛否?」云:「某甲不解捏目。」师云:「吾不如汝。」小师不对。邓隐峰辞师,师云:「什么处去?」对云:「石头去。」师云:「石头路滑。」对云:「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便去。〔参考资料〕另可参考:《五灯会元.卷三.江西马祖道一禅师》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逢场作戏」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逢场作戏」原指江湖卖艺之人到了可以表演的地方就开场,在《景德传灯录》中描述邓隐峰辞别道一禅师,禅师问他要去哪里,他说去石头大师之处,禅师告诉他:「石头路滑。」意思是从石头大师那儿很难学到东西。邓隐峰却回答说:「竿木随身,逢场作戏。」「竿木」是架野台的木材,江湖艺人随身携带,遇到适合的场地就可以架台开演,在禅宗语录中多指悟道不拘时间地点。之后「逢场作戏」又引申出藉着机会游戏一番。如:宋.苏轼〈南歌子.日簿花房绽〉词:「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这阕词是苏轼有天带着歌妓去拜见大通禅师,见大通禅师脸色不悦,便作这首小诗让歌妓吟唱。其中「逢场作戏」已转为藉机娱乐一下之意。后来「逢场作戏」就被用来比喻随事应景,藉机游戏玩耍一番,并非正经。
书证
  • 01.清.赵翼〈题闽游草后〉诗其四:「舞态酣摇花映肉,歌声软度酒生鳞。当场作戏人何限,我是场边看戏人。」

来源:成语词典

相关词语

儿戏 假妇戏 偶戏 傀儡戏 伏戏 傲戏 前戏 牧猪奴戏 当仁不让 当务之急 当面银子对面钱 当家方知柴米贵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