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五光十色」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赋」是传统文学体裁之一,形似散文,但内含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魏晋南北朝时,因应新兴的骈偶文风而发展出「俳赋」,此体多采四六对仗的句式,讲求严格的平仄音律,并喜用典故。江淹为当时有名作家,〈丽色赋〉即其作品之一,内容描绘一位绝色美女的容貌、姿仪。其中一段,文曰:「其始见也,若红莲镜池;其少进也,如彩云出崖,五光徘徊,十色陆离。」大意是:初见佳人,如见生长于无波如镜之池中的红莲,佳人一动,则如绚烂的云彩自崖间飘出,色彩鲜丽,灿烂夺目。短短数语,即生动呈显了丽人的绰约风姿。后来「五光十色」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景色鲜丽复杂,光彩夺目。亦用来比喻事物的内容丰富,变化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