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犹「目光如豆」。见「目光如豆」条。01.清.胡介〈复唐中翰祖命书〉:「然胸无至情,而眼孔如豆,那能作得度外事来。」
典源
此处所列为「目光如豆」之典源,提供参考。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茅待诏元仪》元仪,字止生,归安人。……止生自负经奇,恃气凌人,语多夸大。能知之者,惟高阳与余,而止生目中亦无余子。世所推名流正人,深衷厚貌1>,修饰边幅2>,眼光如豆,宁足与论天下士哉!止生为诗文,才气蜂涌,摇笔数千言,倚待立就。而其大志之所存者,则在乎筹进取,论匡复,画地聚米,决策制胜。
(1) 深衷厚貌:比喻人外貌似忠厚,而内心实不可测。
(2) 修饰边幅:比喻讲究衣饰仪容或形式小节。见「修饰边幅」。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目光如豆」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目光如豆」指眼光像豆子那样小。见于清钱谦益描述茅元仪的文章中。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诗文在当时颇有盛名。所着《列朝诗集小传》,选录明代二百余年间,二千多家诗人的代表作,并替每位诗人写了简短扼要的小传,提供许多珍贵的史料和线索。其中记载《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少有雄才,自恃甚高,却被庸奸所忌,悲愤纵酒而死。钱谦益感叹世人所推崇的名流正人,许多都貌似忠厚,其实内心深不可测,讲究衣饰仪容或形式小节,眼光短浅,见识狭窄。茅元仪的知己,却只有钱谦益和高阳而已,心中无限感慨。后来「目光如豆」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目光短浅,见识狭窄。
书证
- 01.清.胡介〈复唐中翰祖命书〉:「然胸无至情,而眼孔如豆,那能作得度外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