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诣苦心】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孤诣苦心
拼音
gū yì kǔ xīn
怎么读
【孤诣苦心】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即「苦心孤诣」。见「苦心孤诣」条。01.清.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书简.致刘淞芙》:「惟觉足下行数千里,费数千金,孤诣苦心,不计甘苦,在寒士中可谓绝无仅有,总期事必有成,乃不负耳。」
典源
此处所列为「苦心孤诣」之典源,提供参考。 ※清.屈复〈论诗绝句〉二四首之一三(据清.平步青《霞外攟屑.卷八下》引)三代而还尽好名,文人自古善相轻。锺谭死后虞山出,从此前贤畏后生。万紫千红粲以繁,野花结子也堪餐。苦将心力成孤诣1>,不敢随风薄2>宋元。
(1) 孤诣:独到之处。诣,音|ˋ,指学业、技艺等所达到的境界。
(2) 薄:鄙视,轻视。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苦心孤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苦心孤诣」的「苦心」,最早见于古诗十九首中的〈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诗中的〈晨风〉见于《诗经》,是描述妇人思念丈夫久出不归的诗。诗中「鴥(ㄩˋ)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句,妇人藉行踪飘忽的晨风,仍然会回到树林之中,反问远行的夫君为何不肯回来,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苦闷,有劳苦忧心的意思。屈复(公元1668?1744?),清陕西蒲城人,字见心,号悔翁,晚号金粟道人。朝隆元年举博学鸿词,不就。沈德潜谓其不屈节,是有守之士。二十七岁出游,行遍南北,自称「七十有七龄,半百在行旅」。熟悉古今兴亡之事,诗作多缅怀往事。着有《弱水集》。在〈论诗绝句〉中,屈复自述其创作理念,他认为自三代以后,文人都喜好美名,彼此互相轻视,而各个朝代均有杰出的人才,就像春天的繁花既多又灿烂。又自谦自己虽然像野花一样没什么才华,但仍费尽心力,从事创作,希望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亦不敢跟随流俗,任意轻视宋元的诗人。后来「苦心孤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费尽心思,专心研究,达到他人所达不到的境地。
书证
01.清.谭嗣同《谭嗣同全集.书简.致刘淞芙》:「惟觉足下行数千里,费数千金,孤诣苦心,不计甘苦,在寒士中可谓绝无仅有,总期事必有成,乃不负耳。」
来源:成语词典
相关词语
亟心
俗心
剖心
系心
倍心
幸心
促膝谈心
偏心
亿兆一心
亿万之心
倪印心
修心
热门词语
后妃是什么意思
仄有多少笔画
燊怎么读
啐组词
財的多音字组词
时装反义词
萧疏近义词
方家怎么造句
竽怎么写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