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拨乱】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反正拨乱

拼音

fǎn zhèng bō luàn

怎么读

【反正拨乱】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义参「拨乱反正」。见「拨乱反正」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拨乱反正」之典源,提供参考。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春秋》何以始乎隐?祖之所逮闻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何以终乎哀十四年?曰:备矣!君子曷为为《春秋》1>?拨2>乱世,反3>诸正,莫近诸《春秋》。
〔注解〕
(1) 《春秋》:书名。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为编年体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书常以一字一语之褒贬寓微言大义。因其记载春秋鲁国十二公的史事,故亦称为「十二经」。公羊、谷梁、左氏三家为之作传,称为「春秋三传」。
(2) 拨:扭转。
(3) 反:通「返」,归返,返回。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拨乱反正」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修订而成的一本史书,所记起自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内容主要记载春秋时代,各诸侯国间聘问、会盟、战争等政治事件,也有关于日食、水灾、大旱等自然现象。孔子作此书,开私人修史之先,但并不纯为纪载史事,而是将个人褒贬巧妙地寄托于遗词用字间,以切要的言论呈显对政治及社会问题的看法。春秋时代,各国分立,攻伐与征战从未停止,孔子藉《春秋》强烈表达他对周王室的尊奉,以及大一统的主张,所以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中便有一段话:「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意思是说:孔子作《春秋》,为的是扭转乱世,使政治社会回归于正道,就此来看,没有比《春秋》更能切合义理的了。后来「拨乱反正」被用来指扭转乱象,归于正道。
书证
  • 01.唐.杜甫〈朝享太庙赋〉:「向不遇反正拨乱之主,君臣父子之别,弈叶文武之雄,注意生灵之切。」

来源:成语词典

相关词语

反弹琵琶 丙丁虏乱 克乱 削乱 剥乱 丁卯虏乱 乾霍乱 倾乱 作乱 僭乱 伤乱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