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形容来势迅速、猛烈,无法抵挡。语出《晋书.卷六七.郗鉴列传》。△「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典源
《晋书.卷六七.郗鉴列传》时议者以王含1>、钱凤2>众力百倍,苑城3>小而不固,宜及军势未成,大驾4>自出距战5>。鉴6>曰:「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7>,难以力竞。且含等号令不一,抄盗相寻,百姓惩8>往年之暴,皆人自为守。乘逆顺之势,何往不克!且贼无经略远图,惟恃豕突9>一战,旷日持久,必启义士之心,令谋猷10>得展。今以此弱力敌彼强寇,决胜负于一朝,定成败于呼吸11>,虽有申胥12>之徒,义存投袂,何补于既往哉!」帝从之。
(1) 王含:生卒年不详,字处弘,晋山东沂水人。凶顽刚暴,为当时人所不齿。后与其弟王敦叛变,敦败逃至荆州,王含为刺史王舒沉于江中而死。
(2) 钱凤:生卒年不详,字世仪,晋朝武康人。与王敦勾结谋反作乱,并做为王敦与沈充之间的密使。王敦败后,钱凤亦被诛。
(3) 苑城:即今南京城。本为三国吴之后苑城,东晋南渡后,成帝改建作新宫,遂为宫城。
(4) 大驾:皇帝。指晋明帝。
(5) 距战:迎战。
(6) 鉴:郗鉴(公元269~339),字道徽,东晋名臣。博览经籍,明帝时,拜为安西将军,移车骑将军,与王导、卞壼等同心辅政,封南昌县公。苏峻之乱,誓师勤王,复安晋室。諡文成。有文集十卷。
(7) 屈:降服、折服。
(8) 惩:警戒、教训。
(9) 豕突:野猪向四处冲撞,比喻贼寇到处侵犯。
(10) 谋猷:谋略。
(11) 呼吸:比喻瞬息、顷刻之间。
(12) 申胥:伍员(公元前?~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楚王听谗言杀其父兄,伍员逃至吴国,佐吴伐楚报仇,并辅吴称霸,因功封于申地,故称「申胥」。
典故说明
据《晋书.卷六七.郗鉴列传》载,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定都建康。但天下仍是纷乱的局面,各地都有贼寇造反,甚至想要取帝位而代之。当时王含、钱凤进逼京师,朝廷百官莫不忧心忡忡。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王含、钱凤军力虽多,京师地小兵弱,难以久守,应乘敌人军力尚未集结前,由皇帝率军亲征。郗鉴却独排众议,认为:「王含、钱凤人多势众,且来势汹汹,朝中军力无法阻挡,只可以智取,不可以力敌。而且王含军纪不严明,所到之处极尽搜刮,早已失去民心,只要能善用情势,必能克敌致胜。所以只要我方坚固自守,必有更多的忠义之士加入剿灭贼寇的阵容,让晋军更有胜算。如果今日与对方硬拚,我军力弱而敌方强,若是遭对方击败,就算有伍员之类的忠义之士愿意相助,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晋明帝听从郗鉴的建议,暂时按兵不动。原文中的「势不可当」,就用来比喻来势迅速、猛烈,无法抵挡。
书证
- 01.《晋书.卷六七.郗鉴列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源)
- 02.《旧唐书.卷一六五.王正雅列传》:「贼为梯冲之具,急攻数月,御备力殚,吏民请曰:『贼之凶势不可当,愿尚书归款退之,惧覆尚书家族。』」
- 03.《金史.卷一二二.忠义列传二.女奚烈斡出》:「兵势不可当,宜速降。」
- 04.《水浒传.第一一七回》:「宋江兵强人猛,势不可当。军马席卷而来,诚恐有失。」
- 05.《三国演义.第一一一回》:「山上数处精兵杀下,势不可当,前军大败。」
- 06.《封神演义.第七一回》:「话说洪锦身遭剑伤,逃进大营,不意火灵圣母领三千火龙兵冲杀进营,势不可当。」
- 07.《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妾,东家之女也。丈夫酒醉逞凶,横相逼逐,势不可当。」
- 08.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卷九.三官保》:「三人大挥老拳,势不可当,四座纷纷走散,颠仆狼藉。」
- 09.《飞龙全传.第一一回》:「这是纯鏂(铜)制造,百链成功,名为五色神钩,擒兵捉将,势不可当。」
- 10.《隋唐演义.第九一回》:「忽飞马连报,说哥舒翰丧师失地,贼兵乘胜而进,势不可当。」
- 11.《孽海花.第三三回》:「新竹已失,杨紫云阵亡。日军乘胜长驱,势不可当。」\\u001a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来势迅速、猛烈,不可抵挡。晋书˙卷六十七˙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三国演义˙第六回: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