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不动】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声色不动

拼音

shēng sè bù dòng

怎么读

【声色不动】 成语典故解释

解释如下:↓


释义
义参「不动声色」。见「不动声色」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不动声色」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许国公赠太尉韩公神道碑铭〉(据《全唐文.卷五六二.韩愈》引)公之为治,严不为烦,止除害本,不多教条;与人必信,吏得其职,赋入无所漏失,人安乐之,在所以富。公与人有畛域1>,不为戏狎2>,人得一笑语,重于金帛之赐。其罪杀人,不发声色。问法何如,不自为轻重,故无敢犯者。

(1) 畛域:范围、界限。畛,音ㄓㄣˇ。田间分界的道路,引申为界限。
(2) 戏狎:嬉戏亲近。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不动声色」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不动声色」原作「不发声色」。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他精通六经百家,崇尚儒学,排斥佛老,文章气势宏伟、融会古今,自成一家,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他因为学高识广,曾任国子博士,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教授,颇负盛名。当时的中书令许国公赠予太尉韩公神道碑,请韩愈代为撰写碑铭。韩愈在碑铭中写到太尉韩公为人处世的特点:与人保持距离,不和任何人嘻笑亲近,所以他只要一有轻松笑语,大家都像得到比金帛还要贵重的赏赐一般;他在判案时也从不流露私人情感,公正严明,只就法律论断,因此几乎没人敢犯法。后来「不动声色」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人遇事不张扬的冷静态度。如《水浒传.第八六回》:「宋江见这三路军兵,尽皆退了。大驱宋军人马,逩来夺取幽州。不动声色,一鼓而收。」
书证
  • 01.《元史.卷一三七.阿礼海牙列传》:「时虽甚危急,阿礼海牙朝夕出入,声色不动,怡然如平时,众赖以安。」
  • 02.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五》:「高文良公巡抚江苏,为制府某所凌,势岌岌乎殆矣,而公声色不动。」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言辞语气和脸色容态,镇静自若。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亏得芜湖道广有才情,声色不动,先把芜湖日报馆的洋东找了来。

来源:成语词典

【声色不动】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相关词语

乙夜之动 全能运动 出动 创造冲动 上下动 倾动 作动 食指大动 声东击西 声应气求 风不来,树不动 风不摇,树不动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