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乱】的解释、拼音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捻乱

拼音

niǎn luàn

怎么读

【捻乱】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来源:辞典修订版

【捻乱】 Wiki解释

解释如下:↓


目录

背景

在太平天国之乱爆发后没多久,淮河和黄河之间的安归北部也出现长达五年的捻乱。这个地区是中国少有暴乱频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因为位于两大河流域之间,水灾、饥荒频仍。土质不佳,水利设施又常遭破坏,使这个区域的人民很难完全依靠耕种为生。除了移民或到邻近的地区作雇工外,从军、走私或成为盗匪就成了当地常见的谋生手段。「捻」是淮北方言,出现可能在十八世纪初期,意思是「一股一夥」,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庆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的现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除了绑架、勒索、抢劫之外,这些人和盐的走私有密切关系。

爆发

十九世纪上半叶,淮北不断受到洪水侵袭。一八五三年,黄河溃堤,离开了过去五百多年来一直占有的水道向北移。这次黄河改道带来的水患,位淮北带来致命的一击,捻乱也在这一年发生。这些捻军的领袖很多以前是盐枭,而有私盐贩子组成的盐民军,也成了整个捻军中一只很重要的武力。

平定

清政府在这个地方的控制原本就很薄弱,地方民众为了自身的安危,往往筑成堡垒(圩寨)以自卫。捻乱爆发后,为了躲避政府额外的税收和官员无度的需索,地方民众往往愿意与同乡之谊的捻军合作。叛乱的捻军得到地方自卫武力的支持,使得清政府一直到同治七年(一八六八)才能彻底将他们平定。

关键字

中文关键字:捻乱
英文关键字:Nien rebellion

参考资料

张元、李孝悌/着。简明中新历史。页263-265。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教育Wiki

相关词语

丙丁虏乱 克乱 削乱 剥乱 丁卯虏乱 乾霍乱 倾乱 作乱 僭乱 伤乱 事不关心,关心者乱

热门词语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