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的解释、拼音
字典
组词
造句
近义词
反义词
笔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词语
子游
拼音
zǐ yóu
怎么读
【子游】 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孔子弟子。言偃的字。参见「言偃」条。
来源:辞典修订版
【子游】是什么意思
解释如下:↓
子游姓言名偃,孔门弟子,少孔子四十五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游是吴人,但根据〔洙泗考信录〕的考证,子游应为鲁人。
在孔门十哲中,子游与子夏同列「文学」之科。此处所说「文学」,包括诗书礼乐文章。子游的学问,以礼乐为其专长。根据〔礼记.檀弓〕记载:当时公卿大夫士庶人,仪礼而无法决定的时候,常以得子游一言以为解,可见子游之知礼,在当时是大家都钦佩的。孔门弟子中如有子、曾子、子夏等,对礼都很有研究,但都比不上子游。
子游不但对礼非常熟悉,而且在生活上加以实践,非常得体;并且对先王制礼之意,讲得头头是道,而且能与人情世故相贯通,所以子贡称赞子游说:「先成其虑,及事而用之,故动而不妄,是言偃之行也。」
〔论语〕上记载:子游为鲁国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所以孔子到了武城,便听到一片弦歌之声。孔子开玩笑的对他说:「杀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说:「根据夫子往日对我们的教训,是说在位的君子学习礼乐后则能爱人行道,一般小民学礼乐后就能遵行礼法,使政令推行尽利,武城虽是一个小地方,仍应以礼乐教导百姓。」其实孔子这句戏言,一方面是惋惜子游大才小用,一方面亦是对子游能行礼乐之教表示高兴,但由于子游对他的一句戏言很认真答辩,恐怕随行的弟子真的误会治理小邑不必行礼乐之教,所以当下轻轻点破说:「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在这里,也可看出师生之间轻松说笑何等坦荡亲切!
子游不仅能行礼乐之教,而且具有知人之明;孔子尝问他:「在做武城邑时,有没有见到特出的人才?」子游回答孔子:「有澹台灭明(子羽)这个人,持世方直,行为端正,非公事不见邑宰,是一个不枉己徇人的有道君子。」子游为武城宰,独能识拔像澹台灭明这种宁方勿圆、质朴敦厚的人,其识见实在可说是高人一等。
后来澹台灭明经由子游的引荐,成为孔子的弟子;孔子曾称赞他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死后,子羽南游至江,从学弟子数百人,在当时诸侯间有极高的声望。
子游的知人,与子贡喜好议论他人的优劣得失不同;他又待重师友之义,而以道义相勉。如他说:「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这是爱重子张的才华,而期勉他能进于仁。又说:「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这是唯恐子夏拘守形而下之器艺,舍本逐末而忽略了大道,所以特别指出教学之本,以为警戒。
根据〔说苑〕记载,季康子说:「郑国子产死,郑国男子不佩玉,女子不戴耳环,夫妇在街巷痛哭,三月不闻竖琴之声。仲尼之死,为什么我没有听到鲁国人爱他、怀念他像子产一样?」因此怀疑孔子的才德不如子产。子游回答说:「譬子产于夫子,其犹浸水之与天雨乎!」子游所说的浸水,即沟渠灌溉之水,被灌溉到的田地则生长,灌溉不到的田地则枯旱而死,故浸水惠泽虽深,而所及有限。天降及时之雨,则能普泽众生而民不知。子游用浸水与时雨,来形容子产与夫子,可见他的独具卓识,及其对孔子的无上推崇。
--作者:程运
来源:辞书
相关词语
亟游
俊游
倦游
侠游
便游
侈游
优游
优游
出游
出游
上游
下游
热门词语
静电感应的读音
评卷是什么意思
璩怎么读
斩组词
趗的多音字组词
琳琅满目反义词
授奖近义词
蝗虫怎么造句
燮的笔画
词海
回页面顶部
下载
成语
典故
诗歌
词组
故事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