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行也。《说文解字》:「五,五行也,从二,昜在天地间交午也。」
二、十之半数。阳数。中数。《增韵》:「五,中数也。」;《易经·系辞上》:「天数五,地数五。」;《尚书·武成》:「列爵惟五。」;《诗经·齐风·南山》:「葛履五两。」;《春秋·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范甯注:「五,阳数也。」;《中庸》:「天下之达道五。」;《同文擧要》:「圣人画卦,由四而五,有君道,故曰,五位,天地之中数也。」
三、五次。《说苑·指武》:「五败荆人。」
四、以五数之。《诗经·郦风·干旄》:「良马五之。」
五、五倍。《算法统宗·九九合数》:「一五如五,二五一十。」
六、易之阳爻。天位。帝位。《易经·贲·天文也·虞注》:「五,天位。」;《易经·泰·六五·九家注》:「五,帝位。」;《后汉书·杨震传·易曰·无由遂·注》:「五,阳爻也。」
七、乐谱记号。以表太吕、太簇,夹钟清之音。《宋史·乐志》:「太吕、太簇,夹钟清,各用五字。」
八、星名。《诗经·召南·小星》:「三五在东。」传:「五,嘱。」
九、与午通。《说文通训定声》:「五,叚借为午。」;《周礼·秋官·壶涿氏·五贯·注》:「五贯,当为午贯。」;《左传·成公十七年》:「晋夷羊五。」;《国语·晋语六》:「夷羊午。」
十、与伍通。《正字通》:「五,伍与五,音同义别,官府文书,五作伍。」
十一、篆文作。《正字通》:「五,古文ㄨ,小篆加二画作。」
十二、古文作ㄨ。《说文解字》:「ㄨ,古文五如此。」
十三、姓也。《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五氏,本伍氏,避仇改为五。按,汉五京,又第五,五鹿,皆复姓。」
?